是一个渔翁打扮的老者,以及一个穿青色僧袍的癞头僧人。
道姑看明白之后,问道“那人戴着斗笠,你也能认出来”
少女说“我一眼就能认出她。”
街上一行人越走越近,少女丝毫没有招呼的意思,反而把脸侧过去。虽然没有刻意的避开,但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白。
道姑看到少女的面色不好,说起了另一个话题“与她同行的人,有洞庭渔隐和癞头僧。他们确实厉害。不过,南海派也不会输给他们。”
少女有些不快。“我只是气不过,柳孟君总能得到长辈的器重,出去一趟,也能无缘无故的捡个机缘。”
道姑说道“你莫要着急。事情我也听说了。虽然,我不相信世上会有这么巧的事儿。但是,重要的是找到那个头陀。只要找到他,自然有办法。”
酒楼之外,穿米色衣服的女子,走到了客栈门前。她无意中向楼上撇了一眼,瞬间发现了有意思的事情。她快速的对身前的人吩咐了几句话,然后,带头进了酒楼。
少女听到动静,低头向楼下一看,顿时,脸色更加难看。她滴滴咕咕的咒骂了一句。
道姑劝她稍安勿躁。
酒楼里响起了伙计一连串的招呼。
楼梯登登作响,一行人上了二楼。
当先走上来的,正是那个穿着米色衣袍女子。此时,她已经将斗笠摘了下来,露出美丽的容貌,尤其是一双杏眼,顾盼生辉。
她在二楼站定,先环视一圈。她似乎刚刚看到那位玄色衣服的少女。女子笑着走了过去。
少女坐在凳子上没动地方,不愿搭理对方。
“呵呵呵,”米色衣服的女子笑着说“这不是宋师妹吗你不是说要回南海,怎么来了京兆府”
这女子说话声音十分好听,仿佛在你耳边挠痒痒。
玄衣少女说道“杨师姐,你不是也没回洞庭吗我还以为,你回去见你的青梅竹马了呢。”
杨师姐也不恼怒,她笑眯眯的说“师妹说笑了。哪有什么青梅竹马。”她说话的声音愈发好听。
可是,这种声音,在宋师妹的听来,越发刺耳。她忍不住说道“大庭广众,你撒什么娇呀这么大的人了,说话还奶声奶气。”
见到少女说话带了些火气,道姑急忙打圆场。
“原来是洞庭杨家的小姐。来者是客,请坐。”
见到这位道姑出面,杨师姐身后的老渔翁,走上前来打招呼“西玄师傅,一向少见。”
那道姑“多谢杨翁挂念。罗师傅,大家请坐。”
伙计安排了桌椅,一行人坐下。两个少女似乎还是有些别扭。但是,他们随行的人相互认识,很快,就开始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