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不额外花银子,怎么提高教学质量!”朱由检义正言辞的斥责道:“魏忠贤听旨,即日起,额外编印十万份相关教材,火速送到每一名太监手上,并将其学习成绩,作为年底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此外,所有有条件的太监,最好到学堂办理正式入学手续,所有吃穿用度,在原有俸禄的基础上,再加上其他学子的那一份!”
啧啧,十万太监入学堂!
这不就是白花花的一百多万两银子,像流水般给花出去了吗?
大明朝前面几任皇帝不行啊,怎么才有十万太监?如果有上那么三五十万……
“万岁爷,此事…真可以?”
魏忠贤小心翼翼的问道。
这也难怪他疑心,太祖爷朱元璋可是有遗训,太监不得干政,不得学习识字,以防其读书读坏脑子,那可是贻害无穷。
后来,也不知从那一代皇帝开始,为了牵制朝臣,开始悄悄培养太监识字读书,最终形成眼前的形势。
人家皇帝可以鼓励太监读书、识字,以便帮助人家处理朝政,减轻皇帝负担,牢牢控制皇权不落入朝臣之手。
可如果太监自己要求,想读书学技术,那可是犯大忌……
“当然可以,而且太可以了!”朱由检笑道:“不就是多花银子的事吗?”
“忠贤啊,你永远都要记住朕的话,能用银子去解决的问题,那还算是问题吗?”
魏忠贤心道:‘问题是没银子啊……’
朱由检瞅着魏忠贤的脸色,知道这大奸臣对自己的话不以为然,忍不住笑道:“你是不是在心里头笑话朕,说问题是没银子啊?”
魏忠贤吓了一大跳,连连摆手,苦笑道:“奴婢不敢、奴婢不敢!”
……
一下子搞定三万多学子、十万太监,朱由检差点笑出了猪叫声。
因为,就在他亲手承诺,让十万太监齐入学时,他的一万两千多点‘败家值’到账了。
虽然暂时还不能升级,但再想办法凑凑,就可以让寿命增加到一百二十岁!
“忠贤啊,如此庞大的学子数量,信王府肯定不够用吧?”朱由检突然想起一事,开口问道。
“禀万岁爷,的确远远不够,”魏忠贤刚刚有点窃喜,一想到具体的困难,脸色顿时拉胯下来,“奴婢亲自去丈量、预算过,信王府最多也就容纳千儿八十号人。
这一下子多出几万学子,站都站不下呀万岁!”
朱由检沉吟几声,殚精竭虑的思考,看如何才能扩大地盘,顺便还能捞银子。
“其他大臣怎么说?”
“礼部、工部和户部的几位大人认为,最好还是将信王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