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朱脚公子,有点不要脸呢。
分明就是个草包败家子,偏生要冒充什么读书人!
“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潇湘馆的红柳姑娘,不但人品风流,更难得的是她吹的一口好萧,胜过当年名满天下的李师师。”
“啪”的一声脆响。
朱由检又是一掌拍下,笑道:“红柳姑娘,这几位是本公子的哥们儿,以后去潇湘馆消费,都挂我账上。”
不说李岩、张献忠几人瞠目结舌,朱由检心里却在嘀咕,不就是几个反贼么?朕让你们当个乌**儿,挣死算求了……
“朱公子的哥们儿,就是我红柳的哥们儿,给,这是我潇湘馆的贵人币,以后想饮酒听曲儿了,尽管来。
全场…记在朱公子的账上!”
说着话,红柳姑娘从怀中摸出七八枚金灿灿的“花钱”,塞到李岩手中,娇笑道:“既然朱公子亲口说的,几位哥哥可莫要嫌弃奴家……”
“等等!”
朱由检突然开口说话。
他伸手从李岩手中取过一枚“花钱”,眉头微皱,似乎在思量着什么。
李岩几人不敢说话,只能眼巴巴的瞅着朱由检,面面相觑。
‘金币…银币…不如草纸印出来的纸币啊……’
朱由检似乎有所领悟,不由得喃喃自语:“对啊,为什么不能循序渐进!”
然后,他猛的一拍桌子,朗声笑道:“小二,上酒!”
“今儿个咱老朱高兴,全场包圆,大家敞开肚皮,吃好喝好,改日玩好花好!”
李岩等人一脸懵逼。
这个“朱脚公子”,脑子有问题……
……
崇祯元年,翻年开春后的形势不错。
北方、西北一带的以工代赈有序进行,大明学堂、京师下水道工程全面开工。
山西大同府朔平露天煤矿的前期勘探,和修筑铁路的准备工作,在杨鹤、钱谦益等人的主持下,进行的有条不紊。
朱由检卖官、炒地皮所得的钱粮如流水般花出去,算是解除了大明朝廷的燃眉之急。
各项工程吸纳了大量的民夫。
流民的大幅减少,使得一些“反贼”队伍开始溃散、缩水,除了高迎祥、王和尚等“匪首”不愿也不敢回乡,不少农民逃回家乡。
四月中旬。
大旱经年的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等地,终于降下一场透雨。
种田的,似乎又有了活路。
于是,反贼队伍很快分崩离析,所谓的十三路“义军”,最后只剩下不足千人,遁入深山密林之中,依靠打家劫舍、打猎捕鱼为生。
朱由检下令,不剿不抚,让他们自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