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盛唐剑圣> 第592章 借题发挥

第592章 借题发挥(2 / 3)

的法?朕只知道,静远在我大唐危难之际,放弃京师的荣华富贵,自请出朝,为国戍边,一干九年。”

“九年里,他连破吐蕃,为我大唐收复了河西九曲之地,稳固陇右局面。”

“不只如此,面对天灾,他勇敢的与之对抗,将危害降至最低。面对陇山、乌鞘岭,他又化腐朽为神奇,让陇右经济飞速发展……陇右有今日之势,裴国公的功劳……”

“谁能置疑?谁敢置疑?”

“而今陇右稳定,河西事起,又是裴国公。他放弃自己九年心血,愿意去河西,从头开始。为得是什么,还不是我大唐天下。”

“如此贤臣能臣,为何当不得两镇节度使?”

“张爱卿、孙爱卿、王爱卿,皆是我朝重臣,是我朝的支柱。但你们扪心自问,他们三个,真的比裴国公更适合担任陇右节度使一职位?”

面对李隆基,一个有一个的问题,褚哲无言以对。

他人有的黑,但是裴旻没得黑。

却如李隆基说的那样,论及先天开元两朝,满朝文武的功绩,不论是裴旻在政变里的功劳,还是军事、民生方面的功绩,都不是寻常人可以相比的。

原来还有一个姚崇可以一比,但随着姚崇的罢官,裴旻的功劳就无人可比了。

不只是功劳,而且为人处世的风格,也着实没得黑。

从开始的自请外放,到现在的调职去河西,都可以看出裴旻不太重视自己手上的权力,是真心实意的想干一些事情。

面对如此人物,即便是专门挑刺的谏官,褚哲也黑不下口。

褚哲无言以对。

立刻有另外一人接话道:“裴国公确实是陇右节度使的最合适人选,只是,让他身兼两任节度使,手握西垂近乎十五万军马,未免权柄过重。”

李隆基记得他,也是反对武婕妤的一员。

又有人道:“裴国公尚且年轻,将十五万大军交于他一人,手中权力过大,就恐国公一时把握不住本心,不如适可而止……”

“裴国公如今年不及三十,未来还有大把年华,封赏过重,日后再立功绩,岂不是赏无可赏?”

“陛下,功高无赏,最是可怕!”

文武百官,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

李隆基看看这,看看那,都是心底厌恶的对象,都是逼他对付心中挚爱的祸首,心中怒火腾飞。

左补阙韩休也出班道:“臣也以为陛下对于裴国公实在恩宠过重,不利于天下……”

李隆基猛地拍案而起,喝道:“何为不利于天下?裴国公为我大唐立下的功绩,你们在做的诸位,有哪一个比得上?朕对于大唐的功臣关怀体贴,何错之有?”

“你等一个个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