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盛唐剑圣> 第749章 地位带来的改变(二合一)

第749章 地位带来的改变(二合一)(4 / 5)

负责洛阳的军政。但就如他的官名留守,是居留下来看管之意。

李隆基与文武百官将庙堂搬到了洛阳,他这个原来的最高行政长官就变得全无地位了。

从长安过来的诸多大佬,随随便便一个就能将他收拾了。

因故他这个留守现在处于最尴尬的境地,从原本的什么都管的最高行政长官,成了什么也管不了的闲官。

胡宁无事可干,却也不敢清闲下来,盯着文武百官的一举一动,走关系的走关系,送礼的送礼,以此增加自己的存在感,以求连任留守一职位。

胡宁作为洛阳的地头蛇,风吹草动瞒不过他。

裴冠、裴杨氏得裴旻款待一个时辰,让胡宁大为惊奇。

胡宁并不觉得裴冠这个老实巴交的凡人,能得裴旻亲睐,得裴旻如此人物待见的必然是风华正茂的裴杨氏。

裴杨氏的火辣风姿,让他这个上了年岁的人,都忍不住心猿意马,生了二心,何况是裴旻这样的血气方刚的人物?

再说裴杨氏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恪守妇道的人……

不管是什么原因,裴冠、裴杨氏已经跟裴旻搭上了线,今非昔比。

作为自己的部下,胡宁焉能无视?

进屋坐定,胡宁开口就道:“今天来此是给你带好消息来的,齐坊正年事已高,即将退位让贤。裴贤侄才干过人,我有意让贤侄继任齐坊正的职位,贤侄意下如何?”

里正、坊正地位一样,但意义截然不同。

在后世有一句话叫皇权不下乡,这是没有道理的,至少唐朝不是如此。

唐代县以下“里正”与“村正”的选拔任命,都是由官府绝对掌控。

唐玄宗在《安养百姓及诸改革制》也特别敕令:“县令对乡村一一审定,务须得实。仍令太守仔细案覆,本道使察访,如有不当者,本里正、村正先决一百,配入军团。”

可见唐代皇权直接下县,深入到村。

裴冠的里正负责洛阳城外的五百户百姓的课植农桑,催驱赋役,而坊正却是负责洛阳城里的百姓。

一个城里,一个城外,截然不同。

裴冠忙道:“谢留守厚爱!”

胡宁亲昵的道:“是贤侄有这才华,他人哪有这个资格……”

说着说着,胡宁漫不经心的就问起了裴冠、裴杨氏与裴旻会面的事情。

裴杨氏担心裴冠“瞎说”,自告奋勇的代替自己的丈夫回答了,她一口一个“裴伯哥”,叫的格外亲昵。

胡宁本就有这怀疑,这一下更加确信了心底的想法。

虽然有些不耻裴冠这种献妻求富贵的做法,但是在风气开放的唐朝,不说常见,却也有不少的例子,并不觉得怪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