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4 / 4)

糖发给商户们,给大家都沾沾年味儿。

罗文茵站在温雁菱身边帮忙,罗子晞太小了呆不住,在温雁菱身边呆了一会儿,便跑出去玩耍,温雁菱只得叫了常竹跟着他,别闯了祸。

罗文茵左右看了一圈,问道:“娘,我怎么没看见我爹?”

如今一家子关系极好,连称呼也亲昵了许多。

温雁菱闻言只扫了一圈,没见人也不奇怪,“许是干别的去了,不管他。”

“多谢侯夫人!”

“侯府昌隆兴盛!”

“荣昌侯府大善人啊!”

……

诸如此类的好话不要钱似的往外说,罗文茵第一次来施粥,也第一次看见这么多老百姓在寒风里穿着单薄的衣裳瑟瑟发抖,他们看起来面色蜡黄、身材干瘦,罗文茵无法想象他们冬天要如何度过。

可是她能力渺小,能做的也只有跟母亲一同施粥,尽微薄之力。

没一会儿,施粥的隔壁就摆上了一张桌子,罗文茵看过去,只见她爹站在不远处,桌上放置了文房四宝,放好了后,一个粮行的伙计站在一旁就叫开了。

“写对联了啊,我们侯爷亲自写的,先来先得啊!”

这话一连喊了三遍,粮行的伙计们率先排上了队,这大过年的,谁家还不贴两副对联啊,而且啊听说荣昌侯爷在书法上造诣颇高,甭管高不高的,反正比自己狗爬字好就行了。

这么一喊,刚得了粥的顺势就排上了,罗裕瞧着面前越来越长的队伍,对看过来的温雁菱挑了挑眉,还得意的扬了下下巴。

温雁菱轻笑一声,“侯爷兴致好,可要好好的写完啊。”

罗裕不知夫人是何意,不过眼前很快排起了长龙,他埋头飞快挥笔,根本来不及看排了多长。

温雁菱施粥是惠及穷苦百姓的事,而罗裕的对联得到了大家的喜爱,特别是喜好书法的大人们,闻讯而来见罗裕当真当街写对联,立刻当仁不让的排上了队。

家丁们有机灵的先排着了,这会儿便抢先得到了墨宝。

“侯爷,您这举措十分不错啊,我建议您每年都来,我必然要来讨一副的。”这位大人笑呵呵道。

罗裕抬头见是同僚,刚要说话,顿时看见了这排得更加长的队伍,立刻便让谭管事去拦着,说今日只有两百份,多了他的手也别想要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