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大军获胜,也不过与您的功劳相当。”
从曹操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曹操对钟繇的看重已经到了把他当成是萧何的那种程度了。
再后来,钟繇在建安七年大败袁绍大将郭援,并降服了南匈奴单于,三年后,钟繇又平定了高干等人的叛乱.....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钟繇能够得到曹操信任,看重,并且走到现在这个位置上,自然是有原因的。
但是...
这些原因并不够充分。
乱世出英雄,在这个时代的人,谁的简历不牛逼?
谁没做过几件大事?
就拿现在还活着的荀攸来说,
杀吕布,胜袁绍,灭袁谭袁尚,经略凉州,平定乌桓....
这一件件的事情,都是关乎曹操的生死荣辱的。
毫不客气的说,在与吕布袁绍对抗的时候,只要曹操走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荀攸的资历难道不够?
够了。
比之钟繇,荀攸的功劳是多还是好?
回答是绝对不少。
而像荀攸这样的人,在曹操身边有很多人。
像华歆、王朗之辈,无论是资历还是名望,都是远胜过钟繇的,更别说有哪些军功煊赫的将军们了。
乱世出英雄。
在曹魏之中,英雄实在是太多了。
这也是像丁仪,像司马懿,像魏讽这样的人才,在这个国家还得熬资历的原因。
不是因为他们的才能不够。
不是的。
只是在这个国家里面,有才的太多了。
毫不客气的说,在曹操手下随便拿出一个谋士,在后世的孙权刘备手下都是可以站在第一线的。
这绝非是危言耸听,更不是自我吹嘘。
曹魏就是人才多,尤其现在曹魏更是汇聚了整个东汉末年的人才。
那些新生才俊要想出头,那就更难了。
除了把老一辈的人熬死。
别无他法。
钟繇的资历勉强,在经过去年年初一战之后,功劳也勉强,但是名望对于钟繇来说是一个硬伤。
他之所以能够坐在这个位置,并且没人敢来说闲话,除了他自身的能力让别人无话可说之外。
更多的,是曹操的信任。
相比较曹仁,钟繇绝对是要谦卑的多的。
曹仁是宗亲,与曹操有过命的交情,或许曹仁可以在曹操面前耍一下脾气,但是钟繇知道自己不行。
这让他变得更加谦卑。
所以邺城才会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钟繇明明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