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等人的军队不可能供应这么多粮食,所以他们的一大经济来源是打家劫舍。
像这样的军阀来执政中央,不尽早进行改革,肯定很快崩溃。
马腾有求于李傕,却没得到什么好处。
刘焉长子左中郎将刘范和侍中马宇以及谏议大夫种邵等人密谋,拉拢马腾这股势力来对付李傕、郭汜。
马腾、韩遂起兵与郭汜、樊稠大战于长平观下,马腾遭受惨败,刘范等人均被杀死。
兴平元年,这一年不止有兵灾,关中地区大旱,还连续发生了两场地震。
在一个基本失去生产力的地方,仍要受到旱灾影响,即便各地还有农作,也不会有什么产量,更别说还要承受地震带来的灾害。
关中地区已经难以供养李傕、郭汜之部众。
为了恢复生产力,汉献帝曾亲自下田耕地,希望能带动百姓恢复农作生产,这一年汉献帝刘协才十三岁。
接着而来的确实大蝗灾,耕作也没有用了。
话说献帝还是运气好,还能看到日食,不过当时的人认为是不祥之兆,皇帝也不上殿,士兵不能使用兵器,如此五天不理朝政。当时关中的问题诸多,朝廷就算不关门五天,事情也处理不过来。
那时的物价高得可怕,一斛谷粮要五十万钱,一斛豆麦要二十万钱,所以说能吃个茶叶蛋可真是奢侈啊!
人吃人的现象越来越多,百姓不可能有钱去买天价的粮食。
汉献帝命令御史侯汶从太仓拿出朝廷的存粮,煮成糜粥分给饥民吃。
但是饿死的人百姓根本没有减少,献帝怀疑有人贪污,亲自派人取米、豆各五升在自己面前熬成粥,最后可以煮出两盆去煮糜粥,知道了侯汶煮粥的量,那也叫粥?
明明就是米水吧。
于是下令彻查,可也只是尚书以下的官员认错,到最后错的应该是临时工,侯汶也只是被杖打五十了事。
这时大部分百姓终于勉强得救了,不久羌族叛乱,郭汜、樊凋到也不是不干事的人,他们率兵讨平了叛贼。
到了九月份,桑树长出了果子,人们又能采些桑果来吃。
好景不长,后来李傕、郭汜二人先杀了樊稠,两人又反目成仇互相攻击,而战斗的地点就在长安城内,宫殿更是主要战场。
虽然李傕兵力占据优势,有数万人之众,还拉拢了羌、胡数千人,答应打赢后给他们宫女啦、漂亮衣服啦等等。
可是郭汜以李傕麾下的中郎将张苞、张宠等人为内应,就在宫殿发难,郭汜的弓兵发动齐射,后有叛兵,李傕的大军被郭汜数百人打得落花流水。
这一场战斗不用说,宫殿城门均被烧毁,寺庙也无所幸免,长安城内再也没有了一丝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