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的郭解,尚未成气候,还需亲自动手。不止杀人,这货没事还打劫,再没事就干点盗墓的勾当,私铸钱币的勾当,可以说是他生活的轵地的知名犯罪分子。
这是郭解的第一个时期。
这样的郭解,之所以没有被绳之以法,还需要谢谢汉初时刻的律法。
汉初由于吸取秦人教训,与民休息,统治者信奉黄老之学,宽刑简政,汉文帝时废除肉刑,景帝时废除笞刑,社会相对宽松,这也是汉初游侠出现的社会群体基础,否则,若在秦时,朱家郭解都只有一个下场。
汉初还有个特点,动不动就大赦,郭解犯事正好遇到大赦,所以逍遥法外。
但是在这个时候,郭解却开始改变,“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太史公这样的评语,我们几乎要跌破眼镜,这还是那个犯罪分子吗?
这简直是个圣人啊。
更有甚者,他姐姐的儿子也就是他外甥劝人喝酒被人杀了,他姐姐闹着要报仇,把尸体停在街头不发丧,他不但不生气,反而找到这个人赔礼道歉,放走了这个凶手,要知道他这时只要稍微露出报仇的意思,就有一堆仰慕他的少年郎为他杀人。
第二件事是他平时外出路上的人都要闪避,一次有个人却“箕倨视之”,门客要杀这个人。
郭解反而说,这个人藐视我是我修养不够,还找到官府免了他的差役,这两件事一下子提升了他的名望,越来越多的少年郎依附他。
不过郭解真的从犯罪分子变成慈善家了吗?
当然不是!
太史公在书中说“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
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
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他外甥为什么敢强灌人酒,因为他有个舅舅叫郭解!
他姐姐为啥敢尸体扔大街上,因为她有个弟弟叫郭解!
他一个慈善家为啥走大街上老百姓要躲避,因为他叫郭解!
为啥一个人因为坐在地上看他两眼就险些被杀头,因为他叫郭解!
那些在人前他做的谦逊的事情,在时候,那些人基本上都死无全尸,郭解达到了他的目的,收获的名声,而惹到他的人,也得到他的怒火。
店家看了曹冲一眼,说道:“这便是游侠。”
百姓仰慕郭解,是因为他们羡慕郭解,以一个平民之身,能够擀旋与达官贵人,甚至是帝王之间。
但绝对不是仰慕郭解的品格。
“游侠并非是衣着光鲜,他们穿着普通,而且不会说自己是游侠。”
游侠不会承认自己是游侠,就像是小偷不会承认自己是小偷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