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白这一点,就算当初极为得宠的贤妃、德妃,也不敢在他面前提及朝事。
但是,现在钱皇后竟然说要举荐一个人?
至佑帝盯着钱皇后,想从对方那张端庄贤淑的脸容上看出其心思来,可是,他什么也看不出来。
也是,皇后曾得母……厉平太后亲自教导,喜怒不形于色,他自是不能看出什么来的。
但是至佑帝渐渐压下了怒气,努力平静道:“你想举荐什么人?”
皇后明知他不喜,也要举荐一个人,他倒要看看,她举荐的是什么人!
“皇上,臣妾听闻江南道房屋烧毁甚多,许多百姓无家可归。臣妾过去曾听闻,工部员外郎谢瀛洲熟知房屋建造、河堤修筑、安民营生等事,所以臣妾想举荐此人前去江南道。”
钱皇后说罢,也没有像别的妃嫔那样低下头,而是看向了至佑帝,想看清楚他的反应。
“谢瀛洲?胆敢以仙山为名的那个工部员外郎?”至佑帝这样道,语气颇为不屑。
谢瀛洲,他知道是谁,他还很知道是谁。
他记得,当初厉平太后给他点评朝中官员的时候,曾指着谢瀛洲的名字,笑道:“皇上,这个人以仙山为名,可见志向非凡,可放在员外郎的位置上,仔细考察一番。”
当时他也笑着点点头,说母后所言极是,云云。
于是,这个谢瀛洲就被他放在了工部员外郎这个位置上。
直到如今,也还是在工部员外郎这个位置。
厉平太后当初所说的志向非凡,现在看来不过尔尔。
若不是钱皇后提起,他早就忘记了这个人,但一旦想起来了,就发现印象深刻。
当初厉平太后所看好的人,现在皇后却大力举荐。看来,一脉相承的,是她们这两个女人才对。
钱皇后要举荐的人,至佑帝自然是不打算用的。
“朕想起这个谢瀛洲是谁了。吏部考课多年都是中下等,若不是工部实在缺人,朕早就将此人发去外地了。皇后现在要举荐此人?”
“是,皇上。此人有才能,对江南道很有用,请皇上批准。”钱皇后这样道,心中忍不住一阵苦涩。
谢瀛洲每次考课都是中下等,原因是什么,皇上心里不清楚吗?
谢瀛洲本身怎么样,工部官员最清楚不过了。现在京兆每逢暴雨而不浸城,还是多亏了此人。
若不是皇上心中不喜,吏部考功司官员为了讨皇上欢心,故意打压谢瀛洲,才致其考课是中下等。
皇上为什么不喜谢瀛洲,钱皇后并不知道,但是谢瀛洲是个有本事的人,在工部员外郎这个位置上已经耽搁很久了。
趁着江南道战后重建,他去了那里能更好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