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楚臣> 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

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5 / 7)

便六月底统计已经正式超过一百万了,七八九每月流入的人口都超过万人,但相比较广袤的地域,还是太地广人稀了。

要知道前朝中期时,包括今日淮东、淮西在内的淮南道,人口一度高达一百二十万户、逾七百万人。

当时占据淮西最富庶之地的巢州,人口一度高达上百万之多。

然而,在经历逾百年的频繁战乱之后,此时淮东、淮西加起来都不到二百万人口。

韩谦原计划今年秋冬,将棠邑左右军缩减了四万五六千人左右,以便腾出更多的财力支持地方建设,目前看来这个计划则要无限期拖延下去了。

九月二十日,陈如意才携旨进入东湖,代表延佑帝及政事堂询问棠邑对联蜀伐梁之事的意见。

韦群出使大楚,联楚伐梁之事到这时候才算是在大楚朝堂之上正式公开,朝野一时议论纷纷。

韩谦当然是第一时间上书进奏,声明坚决反对的立场,而除了他这一系官员之外,沈漾、杨恩、郑氏刚开始都还是持反对态度。

沈漾、杨恩却不是说担忧蒙兀人会渔翁得利,而是从大楚目前的现实状况考虑,不是很主张出兵。

北线三镇,韩谦第一个就明确表示,棠邑军不会出兵北上,而在寿春、凤台、霍邱等地未下,也不会从潼口这一个狭窄的缺口处,贸然往梁境腹地挺进;即便是今年秋冬,也没有强攻寿春、凤台等城的条件。

李知诰则是先确保能吃下罗山守军。

而在沈漾、杨恩看来,他们倘若要支持淮东出兵进攻徐泗地区,就要拨给淮东更多的钱粮资源,现在各方都主张扩编侍卫亲军,又遇江东大灾,哪里有钱粮拨给淮东?

淮东自然是希望能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夺下徐泗地区,但蜀国真正渴望的是楚军能出兵进攻武关。

不过,话说回来,蜀军从梁州出兵进攻关中,以及未来控制、统治关中,更具地利上的优势。

即便最后能成功打下关中,但小规模的楚军很难在关中站住脚,到时候极可能得不到半点好处不说,还将拱手给蜀军做了嫁衣。

而这些年来,大楚联蜀的根本目的,是共同抵御更加强大、侵略性的梁军,但并非说要扶持蜀军强大起来。

蜀军现在看似在大楚的西翼很老实无害,但等蜀军将关中地区吞并下去之后,野心就一定不会膨胀起来?

在这一点上,沈漾、杨恩等人多少是有些清醒认识的。

而对郑氏来说,此时更希望朝廷能集中资源,确保右龙雀军今年冬季对永州叛军残部完成清剿之后,能继续对桂州、柳州等地用兵。

当然了,除了淮东以及柴建在均州积极备战之外,朝野上下支持出兵的声音也很强;像黄化、张潮、张瀚以及寿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