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国策> 第47章 漫长的发展道路

第47章 漫长的发展道路(2 / 4)

全电动飞机。

虽然配备以上复合蓄电池地全电动飞机的造价比普通螺旋桨飞机高出1倍,但是全电动飞机的性能明显超过了普通螺旋桨飞机,更利于舰上保养,对飞机外形设计也有很大帮助,舰载预警机地建造数量又不是很多。

综合各种因素,海军做出了这个非常大胆的决定。

最终,hj200的载机的标准起飞重量为28、最大起飞重量39吨,翼展24、机长188米、机高5511米,机翼面积6424平方米、展弦比91,主轮距57米、前主轮距74米;配备级复合蓄电池,由2台最大功率5500千瓦地超导螺旋桨动机驱动,最大飞行速度57米小时、最大巡航速度550千米小时、经济巡航速度480千米小时,最大飞行高度12100米、巡逻飞行高度9700米,在距离航母120米处的最大巡逻时间为小时。

总体来讲,hj200的载机性能并不差。

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不包括雷达等电子设备,24的制造成本足以让海军咋舌。

机载雷达与电子设备的问题也很严。

与岸基型预警机相比,舰载预警机地内部空间更小,对雷达的要求更高。除了具有良好地探测能力之外,还要求具有优秀的下视探测与跟踪能力(反舰导弹几乎都是在超低空飞行),具有强大地信息处理能力与自动化指挥能力(舰载预警机上的空中指挥员只有2到,很多指挥工作必须自动完成),可维护性必须满足海军地苛刻要求(航母的环境与维护能力明显不如空军基地)。

方案论证时,海军就没有考虑e-2那样的“圆盘”。

最终采用的是“平衡木”方案。为了弥补“平衡木”方案在尾的探测死角,hj200机头与机尾分别安装了1部相控阵“补盲”雷达。

幸亏载机的研制进度与机载雷达的研制进度相当,不然肯定会遇到很大。

为了安装“补盲”雷达,hj200的机头显得非常臃肿,驾驶舱的位置不得不往后挪了半米,抬高了近1米,使驾驶舱成为了类似战斗机的“气泡”状。hj200机尾结构也完全按照“补盲”雷达的要求设计,2片垂

安装在水平尾翼的两端,避免与雷达“抢空间”,粗给人一种很突兀的感觉。

不管外形如何,问题得到了解

20177年底,第一架hj200飞,性能不但完全达到了海军提出的技术要求,还超出了不少。

在模拟实战测试中,hj200j-1类正面雷达射面积大约3平方米的轻型战斗机的最大探测距离达到了千米、对h-6m的最大探测距离超过了650千米,对c-803探测距离达到了320千米(超低空目标)、对z9:探测距离达到了370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