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国策> 第41章 明争暗斗

第41章 明争暗斗(2 / 4)

了起来,“老彭跟小潘一唱一合,别说你,谁都有得受。”

“老纪,你可不知道,他俩唱双簧,我是有苦难言啊。”赵润东笑着摇了摇头,“既然如此,军情局与总参谋部的问题还不大。”

“老赵,我可不会干第三届。”庞兴龙立即开口说道,“不管是惯例,还是我个人意愿,明年国务院都要换人。”

赵润东没有开口,纪佑国也没有开口。

庞兴龙迟疑了一下,说道:“说能力,黄国巍外交部长与顾卫民国防部长都有能力担任国务院总理。未来几年,国际形势肯定会进一步恶化,一个懂外交或懂国防的总理更能胜任今后的工作。随着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产业结构调整大体工程已经确定了下来,趁此机会调整国务院领导班子也很有必要。”

赵润东沉思了一阵,朝纪佑国看了过去。

“我是听众。”纪佑国笑了笑,说道,“我已经离任,早就不过问国家大事了。

谁要我表意见,我现在就离开。”

“老纪,大家都尊重你。”潘云生暗暗叹了口气,说道,“老赵,你说说吧。”

“小庞的话没错,可是……”赵润东叹了口气,说道,“黄国巍地态度太软,很难在国家大事上起到擎天柱的作用。顾卫民的资历太浅,国防部那点事都能让他累得半死,哪还有能力管理国务院。”

彭茂邦愣了一下,干咳了两声。

见到这场景,李存勋与刘晓宾很想起身离开。

国防部地问题,多半不是顾卫民造成的,而是彭茂邦造成的。不说别的,军队换装工作,起主导作用地应该是掌握国防预算的国防部,在彭茂邦的“压力”下,国防部几乎将所有工作都“推”给了总参谋部,让总参谋部起了决定性作用。

“黄国巍的问题确实很大。”见到纪佑国打定主意不开口,潘云生说道,“干了这么多年外交工作,性格早就定型了,要想让他在关键

挥关键作用,确实很难。除了提拔地方官员之外,合适的人选。”

“提拔地方官员也是个办法。”彭茂邦嘀咕了一句。

赵润东没有说什么,朝庞兴龙看了过去。

“从地方提拔官员,只能选择省级干部,其他太年轻了。”庞兴龙迟疑了一下,说道,“目前看来,广西、上海与山东几个地方的官员都不错。”

听到这,纪佑国仍然不露声色。

别说纪佑国,就连李存勋都看出了主要领导人地态度。

潘云生与彭茂邦一唱一合,目的只有一个:让王元庆返回中央。原本这件事应该由纪佑国出面,毕竟王元庆是纪佑国地“门生”,在广西干得非常不错,5年试点工作的成绩非常惊人,连外界都认为王元庆将在2o22年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