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国策> 第77章 急转直下

第77章 急转直下(2 / 4)

攻能力地军队。

思想观念转变不过来。拥有再好地武器装备都是白搭。

彭茂邦在离任前保荐项铤辉出任总参谋长,正是因为项铤辉出身特种部队,而特种部队既是共和国实战经验最丰富的部队,又是最先接触信息化技术、与“外军”打交道最多的部队。在打击恐怖组织与分裂组织地“持久战”中,共和国的特种部队多次在中亚与以美国为首地西方国家的特种部队交手,非常清楚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对提高军队战斗力起到地重大作用。

独木难支,项铤辉要想推进军事改革,必须有一帮得力助手。

“少壮派”军官的地位迅速提升。海军的林啸雷、华剑锋、梁国翔、朱荣辉等人,空军的贾宝国、林珏、梅乐弛等人,陆军的裴承毅、凌云霄、李东石等人,均是“少壮派”的代表人物,都得到了重用。

裴承毅算得上是“少壮派”中最特殊的一个。

绝大部分“少壮派”军官都是从基层做起,在战斗中积累军功,一步步的成长为高级军官。裴承毅完全相反,从军校毕业后就进入司令部,随后调往总参谋部,一直担任参谋职务,从未上过战场。

对职业军人来说,当参谋既有好处,又有弊端。

好处是,在参谋岗位上很容易培养出远超过一般军官的大局观与审慎态度,能够觉察到基层军官无法发现的战机与风险,以超越基层战斗的目光看待战争与理解战争,为胜任更高级别的指挥岗位打下基础。

弊端是,参谋很难在战争中获得军功,只能凭借一些硬性指标获得晋升,比如服役时间、学历等等;往往与某个将军或者某个团体绑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如果跟错人,能力再出色也别想出头。

裴承毅

”,一是他跟对了人,二是获得了很多机会。

调入总参谋部,裴承毅一直跟随项铤辉,先后在东海战争与“中南风暴”中协助项铤辉指挥作战。

从根本上讲,裴承毅的“幸运”源自出色的个人能力。

如果没有出色的能力,就算裴承毅与项铤辉的私人关系再好,也不可能得到重用。

与彭茂邦不同,项铤辉不但不会刻意压制那些思想五花八门、行为标新立异的“少壮派”军官,还为有能力的“少壮派”军官提供了发挥与表现的机会。

第77军的凌云霄是代表,裴承毅就是更加典型的代表。

即便数十年之后,很多人都无法相信,项铤辉竟然把决定半岛战争胜败的前线指挥权交给了1名年仅32岁的上校参谋!

如果说年前,伊朗战争爆发时,裴承毅在兵棋推演上的表现为他赢得了出头机会。

那么在2024年爆发的半岛战争中,裴承毅用最精彩的表现证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