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的廉价产品,中国还能从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朝鲜等国进口同样廉价的初级工业产品,这些国家也非常乐意取代印度,占领中国的初级消费品市场。
在此情况下,印度有胆量跟中国对抗吗?
很明显,印度需要的不是市场,而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技术,特别是生产高端工业产品所需的先进技术。
能够为印度提供先进技术的只有中国、美国与欧盟(.年底,法国与德国联合成立的“欧洲电力技术实验室”在先进蓄电池开发项目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制出了第一块性能达到复合蓄电池的先进蓄电池,欧盟也因此成为中国与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生产先进蓄电池的实体)。
中国肯定不会为印度提供先进技术,甚至不打算为印度提供相关的制造工艺。
美国出于更加长远的考虑,一直在出售先进技术上有所保留。印度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之后,美国提高了对印度的防范。
欧盟则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没有向其他经济体提供先进技术的打算。
依靠自身实力,印度能否在.年内研制出复合蓄电池都是个问题。
当然,日本也存在这个问题。
虽然早在.,东京大学“电力实验室”制造出了第一块.级复合蓄电池,但是在随后的研究中,日本科研人员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直到.年,1名在“欧洲电力技术实验室”工作了的日回国,日本的科学家才发现,国家情报厅在数年前提供的绝密资料存在严重错误。
重重困难并没有吓倒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
在.1年,村上贞正第一次正式访问印度,就与印度重要协议,以转让方式向印度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技术,每年为1印度学生提供留学奖学金,资助印度国内的科研机构。
经年多的“准备”,半岛战争后,村上贞正加大了“公关”力度。
延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基工业过于薄弱,即便日本在.1年向印度提供先进工业技术,比如高精度数控车床、先进冶金工业、电子工业等先进技术,印度也无法将其转变为实际的工业生产能力。
.年,村上贞正第二次访问印度。
趁此机会,上百家日本企业(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派代表随首相前往新德里,与印度政府与企业签署了数百份合作协议,其中过半数与高端产业有关。按照协议约定,日本将在未来1内为印度提供振兴工业所需要的上千中尖端技术,其中包括日本引以为傲的先进电子技术与自动化技术。
此举,立即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年,日本与印度的贸易额增长,超越俄罗斯,成为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