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8个战斗单位中的4个主力战斗单位全部在主要战场上。而且都独当一面,难以抽调。
正是如此,很多人认为袁晨皓会让第力战斗单位向马格尼托格尔斯克突击,尽量压缩俄军的活动空间。设法让为多万俄军集中到这座城市。到这一步,共和国6军就能利用强大的炮火,让俄军尝到苦头。虽然肯定有部分俄军能够从马格尼托格尔斯克突围,进入南乌拉尔山。并且北上绕过乌法,到达彼尔姆,但是几十万大军拥挤在一座人口不到百万的城市里面,而且没有足够的交通工具,甚至得泅渡乌拉尔河。肯定会有更多的俄军到在突围的道路上。也就是说,袁晨皓能够将马格尼托格尔斯克变成乌拉尔方面军的坟墓,在这里最大限度的歼灭俄军有生力量。
实际情况是,袁晨皓没有这么做。
钥3日清晨,已经到达马格尼托格尔斯克北面大约田千米的第刃战斗单位突然停了下来,开始构筑防御阵地。当天下午。该战斗单位的第一支部队向西渡过了乌拉尔河,并且在垂直起降运输机的协助下进入南乌拉尔山,开始控制山区内的交通要点,摆出了围歼俄军的架势。
袁晨皓打算用一个战斗单位围歼刃多万俄军!?
这下。别说俄军指挥官不敢相信,就连身在大后方的裴承毅都被吓了一跳。
要知道,被压缩在马格尼托格尔斯克的为多万俄军中,半数以上都是正规军,而且其中一半还是装甲部队。与奥伦堡、乌法等地的战斗不同。俄军没有完全收缩到市区内,而是打算在市郊部署防御阵地,也就是与共和**队打野战。更重要的是,第力战斗单位不是主力战斗单位。不但半数以上的官兵是在战争爆后紧急征召的预备役人员,而且总兵力也只有2万,而不是3万。因为炮兵旅留在后方,支援旅半数以上的官兵为非战斗人员,所以第刃战斗单位在前线作战的官兵不会过 万人。即便完全按照营级单位编排,也就只有力个营,而俄军走出多个师。
当然,第刃战斗单位也不是完全没有胜算。
在南乌拉尔山方向上,因为没有高等级公路与铁路,辕军只能沿狭窄的山路突围,依靠垂直起降运输机机动的第刃战斗单位明显更加灵活。也更加适应山地战,所以只要能够获得足够多的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加上以遮断式打击削弱俄军的突围强度,第刃战斗单个在山区方向上的防御应该不是问题。关键就是在马格尼托格尔斯克北面的防线,即俄军在向南乌拉尔山突围失败之后,肯定会回过头来北上,设法从车里雅宾斯克方向上突围,如果第沁战斗单位守不住这条防线,别说围歼俄军,甚至会使后面的第 田战斗单位,以及已经突前的第七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个受到威胁。 当然,俄军还有“川个选择,那就是趁第们战斗单位兵力分散、无法快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