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产量低,全镇炒茶手艺精深的人也不少,勉强能够支应,不过接下来茶叶产量增大,就不能只是这点人炒了。李远山作为附近老炒茶师傅都佩服的人,而且年轻,也负责指导两个挨着的寨子。
在两寨子中间的路上,先平整路面,然后沿着路砌两排灶,烧火的烧火,炒茶的炒茶,李远山在中间来回巡视指导。
李远山来回巡视,这些人包括烧火的都是炒茶多年的,有一定经验,毕竟炒茶的手法步骤都是一样的,只是火候掌握差了些。不过也正是这一点火候差距,制作的茶叶差别就出来了。李远山的作用,就是帮他们控制时间。
又过了两天,杨明义打来电话,告诉李远山他联系了一个老板,这几天会过来。
“老板亲自过来?”李远山惊讶地问道。
“是啊。”杨明义笑道,“曹老板是做出口生意的,茶叶也是其中一样。我们镇可是有两万亩茶园,这可是一个大业务,自然值得他亲自出马。另外,我问了老宋,我们也可以搞些去老毛子那里。不过高档的就算了,搞了他们也喝不起,就搞点低档的夏茶过去。”
“别说什么喝不起,那边有钱人可不少。”李远山笑道,“而且是平白得来的,花起来不心疼,我们可以一起搞点高档的过去试试水。”
宋谨陪着曹老板来的,到了市里,顺便邀请他参观了一下药厂。
“你们村子真是太了不起了!”曹伟佩服道,“不但在那边开了这么大一个家具厂,这里还有这么大一个药厂。”
“都是一步一步做起来的。”宋谨笑道,“我相信曹老板很快也能做到这么大。”
“那就借你吉言了。”曹伟笑道。他当然不满足一直干个小公司,一直想方设法扩大贸易规模。前两年形式不好,他用尽了办法也只能保持。现在机会来了,他自然要抓住。两万亩茶园,要是成了,这一单的利润就能赶上去年一年的经营所得了。
从市里坐车,一到高卡,曹伟投过玻璃窗看着石子路一直通向山脚消失,上面是高大的石山,转头问道:“我们这是要上山吗?”
“是的。”宋谨回答他,“上去从半山腰过去。”
来到八环地,曹伟正好坐在左边,往下一看,感觉深不见底!吓得“啊呀”惊叫起来,惹得同车的其他人呵呵笑起来。
“这路也太危险了吧!”曹伟好不容易平复下来,感叹道。
“其实也没什么危险的。”宋谨笑道,“这条路修好之后,还从来没有出过事。”
过了八环地来到第一个寨子,宋谨介绍道:“这里之前属于另一个乡,现在和我们乡合并成镇。到这里,就进入我们镇了。”
“我们镇环境气候好适合茶树生长,本身就有本地茶树。现在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