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算了一下时间,这封信应该是几天前写的,几天前正是芒种,晋国的农事这几天也开始忙起来了。
从芒种到夏至这半个月,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夏熟的作物要收割,夏播秋收的作物要播种,春种,还没成熟的作物又要田间管理,样样都要忙。
芒种,这是一个劳累的节气,这也是一个喜悦的节气。
而等她从晋国回去后,夏收夏种都已经忙完了。
“等秋收的时候就可以看见了。”楚天阔看向楚国的方向,眸光深邃。他又何尝不想亲眼看见这一份具有特别意义的丰收。从此以后,楚国的粮食产量总算不会再是四国倒数第一了。
星浓点了点头:“我们来的时候水稻已经育秧了,现在也可以种了吧!也不知道百姓们会不会采用我教的插秧方法。”
之前种小麦的时候,有些村子的百姓就没有根据衙门提供的法子来种。
他们种了一辈子的田,觉得自己的法子更加可靠。
“我还是写信回去,让任大人对比一下按照方法来种和不按照方法来种,产量有么有差别。”
即便是同一种麦种,可是因为种植管理的方法不一样,产量也不一样!
插秧也是讲究方法的,两颗秧苗的间距不能太疏也不能太密,太密,待到秧苗长大,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减产,太疏浪费田地,降低总产量,这些她之前都交代好了。
楚天阔:“放心,这些事任子麟会做的。从现在麦子丰收,我相信福泰县所有百姓都乐意听衙门的话。”
粮食是民之本,国之根基。他早就已经交代任子麟在麦子收割后,找出全县产量最高的那一户人间,将种植方法记录下来作参考。
而且在麦子生长期间,他安排人到各个村子视察,记录一下村民田间管理的情况。到时候作对比,尽量找出最佳的种植方法。
粮食就是村民的命,所以那些村民都很配合那些人作记录。
星浓也想到楚天阔早就安排好了,便没说什么,只是不知道桃花村的村民忙不忙得过来,她担心他们为了省银子,不请短工收割小麦,情愿自己下工了抽时间去抢收。
这夏天的雨,有时候说来就来的,不早点收割上来,晒干,发霉发芽就不妙了!
星浓想到这里,决定还是再写一封信回去!还没到芒种之前她就写信回去叮嘱过一次了。
但她非常清楚桃花村的村民有多节俭,不省力气!平时零食作坊太忙,她想前短工帮忙一下,他们都说他们忙得过来,夜点收工就行。
后来单量实在太大,又干时间,他们实在干不过来,才同意星浓请人。
~
福泰县,桃花村,晒谷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