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绍宋之后> 第二十七章:梁肃心路

第二十七章:梁肃心路(2 / 3)

我还是稳了稳神,说道,臣先师为报完颜氏恩义,选择如此,为人子弟,不好评价。但臣自己没有受过完颜闍母的恩义,反而见到女真人在河北如何杀人放火,王师未到,臣考中金国进士,又追随先师尽量保全民生,不敢说是为了大宋,但起码也是想保护我同族百姓的。而今既然四海一统,臣也已经安葬先师,结庐守墓时,想起吕忠肃曾经斥责先师行善都是在补女真人之恶,当年觉得刺耳,可去年看着河北在一点点焕发新生,却不免感慨万千,又想着自己正当壮年,当然也想出来做点事。”

不愧是能考中宋金两国进士还都进了一甲的进士,你瞧这话说的,反正赵汾是服了,他要是面对官家这样的诘问,只怕说话都是磕巴的,怎么还能说得如此入情入理。

首先,我老师做的对不起他都死了,您也把人处理了。而我本来是宋人,全是因为靖康之耻才屈身金国。

第二,我也不喜欢女真人杀人如麻啊,但是大宋北伐无期我想保护百姓总得出仕吧。

第三,借河北的现状和吕忠肃的话委婉向官家承认错误,我们在北伐期间负隅顽抗是不对的。但您看我真有才学,给我个机会我愿意继续为守护乡梓出力。

范成大忙说:“梁兄说的真好,无怪乎官家许你说出来,本来嘛,要是真这么论,那圣人孔家的嫡次子还在伪齐为官,自封衍圣公,虽然官家看在真正衍圣公的面子上没计较,但他为虎作伥早该自己了断。哪里能比上梁兄好歹做了不少实在事。”

梁肃微微一笑,只道:“都是圣天子在朝,我们才能有次机会。”后面的话却只能记在心里了。

他记得,那时已经是暮霭沉沉,景福宫里照例只点着一根蜡烛,他不敢直视御容,却清楚听到赵官家说:“你说的有一点,朕是认同的,石皋已死,他到底在朕无力北伐的时候为河北百姓做了些事,人死债消。朕也知道王胜那不争气的因为在安邑一败差点被锁在平型关(这里为剧情改动了一下,王胜纯粹自己贪功),以至于北伐之后被人拉开一大截,这口气殃及了你们,没少欺负你们师兄弟。郦琼、李宝田师中(全部出身河北河东,家乡受过石皋恩惠)虽然同情你们,但吕忠肃余威犹在,他们也不敢施以援手。你若只是因为如此,朕自会叫王胜老实,自己没本事建功立业拿死人撒什么气。但你若真想当官,就得给朕说明白。”

那时他才真正紧张到不行,但已经事到临头,哪里敢半途而废,只好咬牙说:“臣是真心的,正,正如官家北伐文书里所说,河北也好燕云也好,都是汉家故土。靖康之时,二圣荒唐,金人势大朝廷又抛弃我们,臣确实确实认同先师说的,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可是,等到回归大宋,看到官家均田地,减免赋税,河北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动不动就成了签军或者奴隶,臣才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