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陆战队在往年举行的大规模演习行动。
美军放弃抵抗,也是极为明智的选择,因为关岛驻军中,大部分是文职人员与基地维持人员,作战人员不到三分之一,加上兵力本来就不多,所以根本不可能与多达一个师的登陆部队抗衡。
相对而言,登陆吕宋岛的作战行动就没有这么轻松了。
在吕宋岛上,中国陆战队遇到的最大的敌人不是负隅顽抗的美军,而且守卫吕宋岛的美军也没有负隅顽抗,而是一些自然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崎岖的地形与糟糕的交通,对上岸后的陆战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登陆吕宋岛的作战行动在七月十九日打响。
当天,陆战队就建立了滩头阵地,并且把纵深扩大到了五公里左右,确保能够在美军的夜间反击中守住海滩。可惜的是,美军根本没有在夜间发动反击,甚至没有对上岸的陆战队进行像样的炮击。
因为一次投入了两个陆战师,后面还有四个陆军师即将到达,所以登陆部队没有全力往内陆推进,而是首先拓展了滩头阵地,搭建了供大型船只临时停靠的简易码头,甚至还在海滩上开辟出了一座野战机场。
直到七月二十三日,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陆战队才开始向内陆推进。
这下,问题也出来了。
吕宋岛上有不少的港口,但是只有一座港口具有战略价值,即苏比克湾军港。中**队要想在吕宋岛上站稳脚跟,并且击败岛上的美军,就得夺取这座港口,不然后继部队与作战物资都无法送上岸。
问题是,登陆前,陆战队与陆军都高估了美军的战斗力。
结果就是,登陆地点在苏比克湾北面大约八十公里处,登陆部队在上岸后,要沿着简陋的公路推进差不多一百五十公里。
问题就在这里。
这些公路都是土质的简易公路,只要到了暴雨季节车辆就无法通行,而七月已经是菲律宾的雨季了。
这一百五十公里的路途,中国海军陆战队花了五天才走完。
七月二十八日,陆战队的先头部队才抵达苏比克湾附近。
利用这五天,美军已经加强了苏比克湾的防御部署,甚至把分散在其他地点的部队全都集中了过来。
当时,苏比克湾附近至少有二十万美军。
可以说,如果这支美军的状态稍微好一点,恐怕中国海军陆战队就会栽个大跟头,作战行动也会受到耽搁。
问题是,菲律宾的美军根本不在状态。
当时,别说普通官兵,即便是麦克阿瑟都认为,美军肯定守不住菲律宾,最多只能推迟中国占领菲律宾的时间。在战后公布的一份美军菲律宾防御作战的文件中就提到,麦克阿瑟在七月二十日就向罗斯福发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