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帝国风云> 第239章 从容应对

第239章 从容应对(2 / 4)

”级的高速巡航能力依然不强。二十四节时只能航行三千五百海里,而三十节航速下的最大航行距离还不到两千海里。

当然,这一问题,与“唐太宗”级的动力配制有关。

与“秦始皇”级不同,“唐太宗”级的动力系统更注重巡航状态下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及高速航行时的可靠性,使其在高速航行时的能耗非常高,因此导致高速航行时的航行距离大幅度缩水。

其实,这也是当时大部分战舰的弊病。

即便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战舰也很少全速航行,大部分时候都以巡航速度航行,只有在交战的时候需要全速航行。如此一来,大部分战舰都注重巡航状态下的能耗,而不是太重视全速航行时的能耗。

在进入巽他海峡之后,第21舰队就一直高速航行,航速没有低于过二十四节。

结果就是,仅仅两天,就烧掉了大半燃油。

当然,这还是针对“唐太宗”级舰队航母。

第21舰队里,其他任何一种战舰的续航力都比“唐太宗”级差。两艘快速战列舰就不用多说了。这两艘战舰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产物,帝国海军又一向不重视战舰的续航力,改造之后动力系统的油耗又大幅度提高,其最大续航力都在五千海里左右。“南京”级防空巡洋舰的续航力稍微好一点,主要是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全程伴随舰队航母作战,因此在续航力上也得与舰队航母持平,不然就会拖后腿,但是其最大续航力也只有七千多海里,仅有“秦始皇”级相当。至于轻巡洋舰与驱逐舰,续航力大多在三千海里左右。

如果不是出发的时候,让所有战舰都搭载了额外的燃油,恐怕第21舰队在二十七日就得进行燃油补给。

当然,安排在二十八日进行燃油补给,影响也不是很大。

此外,负责运输燃油的油水补给舰也要到二十八日才能与第21舰队会合。

主要就是,这些油水补给舰无法在新加坡港获得足够的燃油,从新加坡出发之后,首先得开往雅加达,在那里补充了燃油之后,才能经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并且在二十八日左右追上第21舰队。

当时,新加坡港里的燃油储量不到五万吨,而且大部分已经提供给了第21舰队。

此外,雅加达是南洋地区的燃油集散地。主要就是,荷属印度尼西亚是南洋地区最主要的产油区。虽然荷兰与德意志第二帝国保持着良好关系,因此在燃油供应上没有掐中国海军的脖子,此外受海运限制,当地产的石油主要提供给中国,但是荷属印度尼西亚的基础设施十分糟糕,只有雅加达的外港具有较强的吞吐能力,而且有用来储存原油的大型油库,因此所有原油都先运送到雅加达,再由船只运往中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