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下阵来,那么战列的整体性就会遭到破坏。
相反,如果让大型巡洋舰单独作战,也许能够收到预料之外的效果。
这就是,让第二战列集中炮火对付美军战列中最后面的两艘大型巡洋舰,争取以火力优势迅速解决掉这两艘战舰。显然。美军不会指望用大型巡洋舰上的十二英寸舰炮来对付中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所以美军肯定会让这两艘大型巡洋舰去对付第二战列,能够用来对付主力战列的就只有六艘战列舰了。
这样一来。双方主力战列的对比成了五比六。
虽然有差距,但是这个差距并不明显。按照依次交战的原则,将由两艘实力偏弱的美军战列舰对付位于主力战列最后面的“直隶”号。虽然“直隶”号是中国海军五艘快速战列舰中舰龄最长的一艘,而且在之前参与的海战中表现不算最好,但是在一九四三年初的大规模改进之后,“直隶”号的战斗力已经有了大幅度增强。论作战能力,“直隶”号并不比其他四艘快速战列舰差。
按照罗成刚的判断,美军六艘战列舰最后面的,肯定是两艘“北卡罗来纳”级。
显然,这两艘美军战列舰就算集中炮火对付“直隶”号,也未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干掉“直隶”号。
相反,“直隶”号对“北卡罗来纳”级的威胁非常大。
要知道,“直隶”号的主炮与其他四艘快速战列舰一样,也配备了钨合金穿甲弹,火力非常凶猛。在美军的六艘快速战列舰中,防护最为薄弱的就是“北卡罗来纳”级,在第二次新乔治亚海峡海战中,甚至没有能够挡住二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就更别说应付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的攻击了。
当然,优势依然在美军手中。
美军六艘快速战列舰,总共有五十四门十六英寸舰炮,如果使用重弹,一次齐射的弹药投掷两超过了六十吨,而中国海军的五艘快速战列舰只有四十门三百八十毫米主炮,即便使用钨合金穿甲弹,一次齐射的弹药投掷量也不到四十吨。在火力密度上,美军更是中国舰队的一点三五倍。
只是,决定炮战胜负的,不仅仅是主炮数量与弹药投掷能力。
在夜间的远距离炮战中,炮击的准确率,也就是火控系统的性能要比主炮数量、以及炮弹重量重要得多。
当然,炮弹的威力也很重要。
虽然六艘美军快速战列舰配备的是清一色的十六英寸舰炮,而且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的质量超过了一点一吨,但是根据中国海军在战后做的测试,即便用mk7型舰炮发射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其威力也比不上中国海军的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特别是在射程超过二十公里的时候,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的穿甲能力有很明显的优势,且造成的损伤要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