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帝国风云> 第441章 双赢合作

第441章 双赢合作(2 / 4)

,必须由某一个国家的军队掌握主要权力,其他国家的军队只提供配合。

当然,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军人与外交家也明白这个道理。

白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建议,就是希望借此机会获得与中**队同等的指挥权。

也就是说,将由中**队主宰太平洋方向上的进攻行动。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则负责大西洋方向上的进攻行动。

对此,中德双方的外交家都心知肚明。

随后,双方就指挥权的分配问题进行了双边磋商。

到一九四六年初,等到中德双方在指挥权的问题上达成一致之后,中国当局才提出了最主要的要求。

这就是,太平洋比大西洋大得多,跨越太平洋的航线将近两万公里,而横跨大西洋的航线只有六千公里,因此同盟国集团必须在太平洋上投入更多的运输力量,即便考虑到美国的核心是东部地区,太平洋上的运输力量也应该是大西洋上的两倍,才能保证同盟**队能够顺利登上美国西海岸地区。

得简单一点,德意等国得把部分运输船派往太平洋,交给中国海军使用。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提出的唯一要求。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当时中德签署了一份秘密协议,即德意志第二帝国支持中国在太平洋上的作战行动,而中国则承认德意志第二帝国将在击败美国之后,获得在美国东部地区的主导地位。

显然,这份协议摆明了把其他盟国都抛在了一边。

战后,很多人认为,中国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妥协,因为中国做出的让步明显大于收获。

得简单一些,即便没有这份秘密协议,到了一九四六年下半年,德意志第二帝国依然得把击败美国的希望放到中国身上,并且承认中国是击败美国的主要力量,没有中国就不可能击败美国。

要知道,拖下去的话,首先坚持不住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

以当时的情况,别说击败美国,如果英国没有在一九四五年初投降,而是多坚持了一年半载,德意志第二帝国也要遇到大麻烦。说得简单一些,在英国投降前夕,德意志第二帝国离内乱已经不远了。

在一九四四年底,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把配给额度降到了最低限度。

当时,一个成年男性公民,在每周工作六天半、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的情况下,每个月仅能获得七十五公斤面粉、六公斤鲜肉、八公斤鸡蛋与半公斤食用油,此外还能领到其他一些生活必须物资。这点物资,仅够维持两个成年人与一个儿童的正常消耗,而并非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儿童。受此影响,以往很少参与社会劳动的帝国妇女也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了社会劳动力。即便夫妻双方都参加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