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卡坦半岛南部进入陆地上空,然后飞往南加州。这样一来,轰炸机群就不用进入墨西哥湾,也就能够避开在墨西哥湾集结的美军战斗机。只是,这意味着轰炸机群肯定要遭遇部署在墨西哥的美军战斗机,而且肯定会遭到拦截。
当然。这不见得是坏事。
这就是,美军部署在墨西哥的战斗机并不多,而且较为分散,难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到一起,对轰炸机群的威胁比较小。
只是,威胁总是存在的。
更要命的是,这条穿梭航线接近“空中堡垒”的最大航程,因此轰炸机群在遭到拦截的时候肯定无法转向规避。只能顶着压力往前飞行,因此更容易遭受损失,而且将有很多轰炸机无法到达目的地。
当时。顾祝同找到了两个解决办法。一是让部署在南加州与巴拿马的重型战斗机提前飞往墨西哥上空,为到达的轰炸机群提供掩护。而且从巴拿马起飞的重型战斗机将伴随轰炸机群飞往南加州,然后跟随轰炸机返回。另外一个办法,就是请求鲁志刚,让他把第三舰队仅有的第31舰队派到加利福尼亚半岛西面,出动舰载战斗机为轰炸机群护航,同时用舰载轰炸机攻击美军机场。
事实上,除了这些,顾祝同也想不出别的办法了。
方案确定下来之后,准备工作花了两天时间。
九月二十九日,穿梭轰炸行动开始。
因为离波多黎各更远,所以部署在南加州的“超级空中霸王”机群率先起飞,在当天凌晨一点过就开始陆续升空。
与上一次轰炸行动相比,机群的出发时间晚了大概五个小时。
这么做,主要是确保轰炸机群在到达墨西哥湾上空的时候,天色已经放亮,让第六舰队出动的舰载战斗机发挥作用。
要知道,第六舰队在二十八日夜间机动到了牙买加南部。
只有在这里,“海雕”式舰载战斗机才能飞到墨西哥湾西部迎接轰炸机群,然后伴随轰炸机飞往波多黎各。
部署在巴拿马的“空中霸王”机群在清晨五点才开始升空。
为了达到最大的突击效果,两支轰炸机群将同时到达波多黎各上空,准确的说是“超级空中霸王”机群早半个小时到达,“空中霸王”机群晚半个小时到达。这么做,主要就是为了避免指挥出现混乱。
要知道,这两支轰炸机群总共有一千四百多架轰炸机。
如果两支机群在同一时间到达,就肯定会出大问题。别的不说,到时候波多黎各上空到处都是轰炸机,飞行员就不知道该跟着哪一架轰炸机飞行了。此外,把轰炸时间错开半个小时左右,还能够对重点目标进行两次轰炸。
掩护“空中堡垒”机群的也是舰载战斗机,不过都是“海鹰”式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