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帝国风云> 第628章 战略力量

第628章 战略力量(2 / 4)

潜艇的研制工作进行得较为顺利,即海军的战略地位已经有所保障,所以也很乐意让空军掌握洲际弹道导弹部队。

结果就是,在空军与海军的联合打压下,陆军根本应付不了。

在顾祝同的第一届参谋长会议主席任期内,用于发展洲际弹道导弹的资金就主要由空军提供,即从空军的经费中划拨。虽然在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五年间。由张文渊担任参谋长会议主席的时候,局势有所变动,陆军掌握了主动权,而且一度在争取战略打击力量的斗争中占据上风。可惜的是,一件意外事故,或者说是一次纯粹的巧合,让陆军与战略打击力量失之交臂。

这就是,第一种远程弹道导弹的首次试射发生了极其严重的安全事故。

在这次试射中。导弹升空后就因为主燃料箱破裂而坠地爆炸,导致在场的数百名科研人员与军队代表丧生,其中就包括中国的首席导弹专家钱光耀教授。以及陆军导弹部队司令江翰涛上将。

关键不是试射失败,而是这两个重要人物。

钱光耀的意外丧生。直接导致中国的导弹工程、特别是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延迟了数年之久。

可以说,如果钱光耀还活着,中国很有可能在一九五五年制造出第一枚射程达到五千公里的远程弹道导弹。这个射程,足够让导弹从中国西北地区打到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的东部地区了,也就够得上洲际弹道导弹的标准。也就是说,只要在一九五五年研制出来,洲际弹道导弹部队就将在张文渊的任期之内成立,因此该部队也就会被划归给陆军,使陆军拥有战略打击力量。

相对而言,江翰涛更加重要。

这就是,江翰涛是陆军战略打击力量的主要建设者与推动者,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张文渊之后的陆军参谋长。可以说,正是在他的推动下,陆军才对洲际弹道导弹充满了兴趣,也花了大本钱。没有江翰涛的推动,陆军在发展洲际弹道导弹的问题上就有很大的分歧,因为有很多将领认为,即便没有战略打击力量,陆军依然是中**事力量的核心,因此应该集中精力解决更加紧迫的问题。

这起事故,导致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在一九五七年才研制成功。

此时,担任参谋长会议主席的已经是骆崇明大将了。

虽然骆崇明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顾祝同与张文渊,毕竟空军的历史较为短暂,在军内的地位远不如陆军与海军,比如空军司令是元帅,而陆军与海军司令是大元帅,但是骆崇明非常巧妙的利用了陆军与海军的矛盾,并且通过资助海军发展潜射弹道导弹,获得了顾祝同的全力支持。

结果就是,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权再度落到了空军手里。

只是,中国的第一支洲际弹道导弹部队在一九五八年才正式组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