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帝国风云> 第208章 石油危机

第208章 石油危机(2 / 4)

升空作战。以色列空军甚至得从受损的战机上获取零件。陆军方面,以军的情况更加糟糕。当时在西奈半岛上的以军装甲部队连一个基数的弹药都没有,很多坦克只能分到几枚穿甲弹,而戈兰高地上的以军装甲部队也只有一个基数的弹药。

显然,继续打下去的话。处境不利的肯定是以色列。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埃及军队暂时无法渡过苏伊士运河,也可以由叙利亚军队从北面发起进攻。只要叙利亚军队的进攻维持两天以上,那么守卫戈兰高地的以色列军队就将拼光所有弹药。

也就是说,只要继续打下去,战争会在八月二十日出现重大转折。

可惜的是。埃及与叙利亚接受了安理会的临时停战决议,哪怕只有二十四小时。

八月十八日下午四点,二十四小时停战正式生效后,第一批二十架运载着弹药物资的运输机就降落到了特拉维夫的机场上。这些运输机全部来自中国空军,而且是从伊朗王国出发的,运来的正是以军最缺的弹药。

接下来的二十多个小时内,平均每五分钟就有一架中国的运输机飞抵以色列。

在这二十四小时内,中国空军总共出动运输机二百六十八架次,向以色列空运了上万吨弹药等物资,缓解了以军的燃眉之急。

当然,大规模空运也暴露了以军的老地。

八月十九日傍晚,埃及与叙利亚宣布停火结束,随即叙利亚陆军就集中三个师的兵力猛攻戈兰高地。

问题是,此时守卫戈兰高地的三个以军旅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弹药。

在这场持续了整整一天的战斗中,叙利亚的三个精锐装甲师损失极为惨重,以色列陆军则守住了戈兰高地。

战斗结束的时候,戈兰高地上摆放着上千辆被击毁的坦克与装甲车。

事实上,这也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发动的唯一像样的进攻,更为“阿拉伯联邦”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原因很简单,叙利亚军队发动了进攻,而埃及军队则在隔岸观火。

八月二十日,埃及与叙利亚不得不接受安理会出面调停,并且正式答应与以色列进行停战谈判。

到此,第三次中东战争基本上宣告结束了。

当然,停战谈判持续到一九七四年初,而且几经波折,也爆发过多次小规模冲突,但是再也没有出现大规模战斗。

对阿拉伯国家来说,通过军事手段击败以色列已经不大可能了。

说白了,停战谈判期间,就算德意志第二帝国为埃及与叙利亚提供了大批武器装备,中国也同样在为以色列提供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以色列国防军掌握着绝对优势,在北面控制着戈兰高地,而在南面则霸占着西奈半岛。即便埃及与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