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1627崛起南海> 第一百七十二章 离岸价与到岸价

第一百七十二章 离岸价与到岸价(2 / 3)

过就算海汉人再怎么善于拉拢民心,李奈也并不认为他们会在这里干出什么逆天的事情来,充其量就是把胜利港这地方建成南海区域内一个大的走私港口而已。至于海汉人造枪铸炮甚至组织民团替代地方官府行使职能,李奈也觉得没有多大的问题,福建、江浙那边沿海地区也有一些大海商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自行建设用于海上贸易的港口码头,只不过规模没有胜利港这么大而已。

安西听完蒋三的话之后已经是眉开眼笑,心里暗道平时的群众教育工作还真算是卓有成效,想不到像蒋三这样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的农民居然还能说出这么一番道理来。表彰,这必须得事后进行表彰,正好社员互助会还差个管事的人,蒋三这人看来应该很适合这位子。

众人在安西的挽留之下,中午便留在了盐场公社用餐。除了今早才捞上岸的各式海鲜之外,桌上也颇有几道盐场风味的菜色盐煎肉、咸鱼和各式咸菜。陶东来询问李奈是否要来点酒时候,李奈立刻脸色就变了,连连摇手称不必客气。前一晚被几个海汉头领灌得七荤八素的难受感都还没过去,他哪敢再次挑战自己的极限。

菜过五味,李奈便主动提起了私盐的买卖:“前次贵方送来的精盐品质和价格都很不错,鄙行愿在福广一带代销贵方出产的精盐,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还是按贵行之前所说的每月一万斤?”施耐德意味深长地反问道。该看的差不多都看了,该谈的也都谈到位了,如果李奈到这个份上还放不开手脚,那么执委会恐怕就得考虑在大陆地区另外找一个代理商来做这私盐买卖了。

果然李奈摇头道:“先前鄙行低估了贵方的精盐产量,是以只提出每月一万斤的交易量。但今日到盐场看过之后,在下认为这个交易量至少应该是每月五万斤,之后可以随行就市再进行调整。”

相较于前一日达成的军火出口协议,这每月五万斤的食盐订单的总金额并不多,按之前每千斤五十元的批发价来计算,也就是卖了两百支二七式火绳枪的水平。但执委会所看重的并不是单笔交易的利润,而是食盐生意的长期收益。

仅广州府及其治下周边地区,人口就几近百万,这么多人口一个月的食盐消耗量可远远不止五万斤,更何况“福瑞丰”有能力将私盐贩运到更远的广东内陆和福建发卖,执委会认为未来可供开发的市场非常值得期待。像制盐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只要有劳动力,执委会就可以不断扩大产能,不会受到原材料供应或是技术人员不足的困扰,并且由于生产效率的优越性,穿越集团的食盐能够将成本控制在极低的水平,大陆地区根本就无法抵御有计划的大规模倾销。

这样做的后果肯定会带来沿海地区大量的盐场和盐户破产,福广两地官方的盐税也会因此而锐减。但这也正是执委会所要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