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1627崛起南海> 第一百七十五章 经济与文化

第一百七十五章 经济与文化(2 / 3)

那“福瑞丰”的损失可就比那么一点点的差价大多了。当然,李奈也并不指望能够在两年中一直守住这些商品货源地的秘密,两年之后肯定会有别的竞争对手参与经销权的争夺,但因为自家来得最早,施耐德也承诺等经销权到期之后,“福瑞丰”会享有同等条件之下优先续约的待遇。

至于到时候海汉人会开出什么样的条件,经过这两天的接触之后,李奈心里已经大概有了一点谱海汉人无非就是要求合作伙伴满足他们对于物资和人员的输入需求,另外大概还有在商品的销售策略上加以配合而已。这些事情对于在广州人脉广泛而且财大气粗的“福瑞丰”来说,并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情。关于这一点,李奈非常认同施耐德昨晚在酒席上说过的一句话:只要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

李奈很爽快地对香皂和火柴各下了一千两银子的订单,尽管施耐德表示现货不足,需要分批交货,李奈也认为这没什么打紧的。只要胜利港这地方能保持社会安定,海汉人生产出这些商品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而从这两天参观的情况来看,李奈认为海汉人在本地已经拥有了十分牢固的控制力,有足够的能力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最后被拿出来的才是李奈他们此行原本的目的,海汉人独家推出的玻璃文具系列。经过这段时间的进一步开发之后,第一个正式的系列产品已经定型。从外观上看,与之前的样品差别不大,不过每件文具上都有了一方铸印商标小篆字体的“海汉”二字。

研发部门本来一开始想用其他的商标,但后来执委会还是坚持使用“海汉”作为玻璃文具的商标。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省事,而是有更为深远的考虑。

穿越集团开发的玻璃文具制品,其销售对象主要是文人士绅,特别是前期作为奢侈品推向市场的高档产品,所针对的消费群体便是那些颇有身家地位的高级文人。这些人口袋里的钱倒是其次,他们在大明社会中所拥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才是执委会所看重的部分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些人实际上就是大明的公知精英阶层。

这些占据了社会主要话语权的士绅文人只占整个人口的极少部分,但他们在这个缺乏传媒的时代中所能起到的舆论导向作用是其他人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穿越集团以后想要影响大明治下地区的民意,必然会用到这些人。

穿越集团想要逐步兼并大明的属地,将本属于大明的百姓纳入到自身的体制中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一个认同感的问题。如果穿越集团仅仅只是以“海汉”这种不是很明确的名号出现,那么很有可能会被大明社会当作海外番邦看待,特别是那些接触不到穿越者的普通民众,他们未必弄得清海汉人跟佛郎机人或是红毛人有什么区别。

如果穿越集团要把宣传对象瞄准大众,那么所需要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