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1627崛起南海> 第二百零七章 沿途考察

第二百零七章 沿途考察(2 / 5)

毫无问题。

而对于这条山谷通道的存在,农业部给出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解决方法,那就是对山谷进行农业开发,在山坡上种植油类、麻类、香料等经济作物,同时设法慢慢说服那些习惯在山岭中居住的黎苗山民逐步从内陆迁出,将其安置到这个山沟里。几年之后,这里自然就会形成工业区农场盐场这样一条经济走廊。

虽然也有人对于结有世仇的黎苗两族能否在相邻很近的地方安居抱有疑虑,但执委会对此却表现出了乐观的态度。两族过去打来打去,除了初期有大明官方的意图之外,到后来更多的其实是为了在山林荒野中争取到更多的生存资源,哪怕只是瘠薄的山坡耕地,小小的一处山泉,也会成为他们大打出手的原因。【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

而现在穿越集团可以向他们提供充足的粮食、生铁、食盐和其他生活物资,并且只要他们愿意走出大山,就可以过上跟汉人一样的生活,这对于很多黎苗两族的青年来说都是难以抵挡的诱惑目前民团中比例高达四成的黎苗民兵就可以证明这一点。虽然两族之间还是不时会有摩擦纠纷发生,但有了穿越集团这个强有力的仲裁者之后,已经没有再出现过去那种动不动就整村整寨的人参与械斗的局面。

“海训02”船上的船员们测量了进入铁炉港这整条S型航道沿途的水深,并且按照化工部的要求,对水样也做了相应的含盐度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来看,这里的海水含盐度比盐场公社、莺歌海都稍低,但满足盐场的生产需求却已经绰绰有余了,而且遍布港湾的大片滩涂区要改造成晒盐池也会比较容易,甚至都不需要盐场公社那么多的提灌装置来将海水引入内陆盐田,这里每天涨潮的时候就可以靠着大自然的力量完成这个任务,开发之后的生产效率可能会比现有的盐场公社更高。

在滩涂区之外,铁炉港附近还有大面积的平坦地区可用作农业开发。虽然这里的土地的盐碱度较高,并不适合普通农作物的种植,不过农业部早在穿越之前就已经开始有针对性的制定了海南农业发展的各种方案,对于海边的盐碱地该如何开发,相关单位也早就有了准备。比如海水灌溉农业的首选作物海蓬子,种子因为含油量高,可以用来榨取植物油,其幼苗和嫩尖也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海水蔬菜,也就是俗称的海笋。除此之外,还有适合重盐碱地种植的药用植物黑枸杞,以及海茴香、海甘蓝等蔬菜。铁炉港除了建设盐场之外,同样也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将这里建设成为油料作物和蔬菜的生产基地之一。

另外值得一提是,来自建设部的专业意见对于执委会的选择倾向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铁炉港本地有采石场和丰富的林木资源可供开发,这就大大降低了未来的开发难度。盐场公社附近缺乏石材,能开采的石头几乎全被先民们用来制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