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1627崛起南海> 第二百八十章 构建阵地

第二百八十章 构建阵地(2 / 5)

话机向下面阵地位置的同伴报一次情况。南越军的寻营兵都只在营区附近百米的距离上打转,根本就没有加大侦察范围的意图,而且他们也显然不会注意到在东边两里外的地方,有一大帮人正在偷偷‘摸’‘摸’地修筑着工事。

执委会所设计的是一条位于关口最窄处,朝海岸方向凹进的防御线。最外层是由数道蛇腹铁丝网、鹿砦和拒马所组成的一片区域,几种障碍物‘交’叉布置在一起,形成宽约六七米的障碍地带,足以在对手发起冲击时延缓其攻势。而这些障碍物都是从大本营运过来的半成品,民夫用多功能小车运到预定地点后直接组装起来就可以投放到阵地上。

在这片障碍地带之后的第二道障碍物是民夫们正在拼命挖掘的壕沟,指挥部曾经希望能在开战之前把这条壕沟挖掘到至少两米宽,一米深,但曾经当过工程兵的乔志亚否决了这种的可能‘性’在没有施工机械的帮助之下,仅凭人力是不可能在两三个小时之内就完成这么大的挖掘量,两三天估计还差不多。所以最终指挥部也只能向现实妥协,将壕沟的施工标准改为了“可有效阻敌的深度”这种非常模糊的说法。

第三道防线则是由多功能板车和大量木板预制件所组成的简易防御墙,这道防御墙在百米距离上能够有效防御住火绳枪的‘射’击威力,至于南越军所使用的弓矢更不在话下。如果时间来得及,民夫们还会用防御墙外围挖掘壕沟的土方来对墙体进行加固处理,以进一步增加起防御力。

这道墙体每隔大约四十米就会留出一个活动豁口,需要时撤去豁口处的多功能板车,就会‘露’出挡在后面的一个个炮位。这样的炮位在整条防线上一共有五处,每处都布置了四到六‘门’不等的火炮。当然了,出口到北越的猴版火炮,是不会跟海汉民团自家使用的原装正版布置到一起的。这并不是有什么秘密需要防着北越军方,而是纯粹出于作战效果的考虑猴版火炮在‘射’程和‘精’准度上都不如原版,同样的瞄准方式却会有不同的‘射’击效果,而这次火炮部队的观瞄及指挥都是由穿越众军官来负责,两种火炮‘混’编的话很容易会造成‘射’击效果的‘混’‘乱’。

由于采用了预制设计,这种简易防御墙的搭建速度也非常快。按照大本营组织军演时测算的速度,在有充足物资和人力保障的状况下,百米长度防御墙的施工只需要大约十五至二十分钟而已。而如果搭建传统模式的圆木寨墙,就得先挖出地槽,再进行埋设,再快也得要两三倍的时间才行。

这次的作战行动相比先前的演习,在寨墙后方还增加了一个新的防御装置天棚。这也是大本营根据前方所发回的战斗报告赶制出来的新玩意儿,基本只能用于阵地防御战。结构非常简单,就是由若干木头柱子撑起来的木板棚而已,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