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1627崛起南海> 第八百三十章 隐晦的条件

第八百三十章 隐晦的条件(2 / 4)

民分流一部分过去。但每个月就运这么两三千人口上岛,那要拖到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执委会的要求?”

许裕拙若有所思地眨眨眼道:“那执委会的意思,是打算自己撸袖子上了?”

“可不就这一个办法了!”石迪文道:“光靠每个月从福建跑北方的几十条船,运回来的移民数量根本不能满足执委会的要求,所以执委会希望能够让海运部开辟出前往北方的移民航线,投个百十来条大船进去,专门往南方输送移民。”

“贵方的海上运力,在下是服气的,不过要组织这种大型船队招摇过市,或许到时候会有诸多不便之处……”许裕拙一边说一边斟酌字句,尽可能不触怒石迪文:“也不是每一处地方的官府,都似本地这般愿与贵方合作。”

石迪文点头道:“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也多少知道一点。江浙那边有些人,并不希望看到我们出现在当地,对吧?以前我们也派了不少人过去打探消息,但几乎都是碰了一鼻子灰回来。”

许裕拙应道:“此间种种,皆是利益所致。石将军是明白人,在下也不瞒你,便与你说说这中间的门道。若是你们自行到当地接洽贸易、移民等等事务,那自然便让原本从事这些行当的人没法再从中赚到银子,他们赚不到银子,背后的主子们就会不开心。这其中也不乏手眼通天之人,便会想法设法将你们阻在门外,碰一鼻子灰还是小事,若是你们真打算自行介入,或许还会遇到更为激烈的手段。”

许裕拙虽然没有指名点姓,但也基本说明了北边的实际状况。事实上海汉出口的工业品从168年开始就有少量经过转运后流入江浙市场,但这么几年过去之后海汉官方的商业版图依然还是止步于福建省内,而在大明最为富庶的江浙一带一直没有打开局面。这并不简单归结为商务部办事不力,他们在江浙所遇到的阻力远大于广东福建两省,原本在福广两地实施得比较顺畅的招商代理经营方式,在江浙居然应者寥寥,其主要原因就是把持当地市场的上层人士认为海汉给予代理商的利润空间太少,远不如过去他们从福建倒手过来自行定价的盈利丰厚。

本来这种状况是可以通过商业谈判来协商解决,但或许是江浙那边对于海汉的实力并没有一个清晰直观的认识,而是将他们作为了普通番人海商看待,摆出一副****上国的架子,并不乐意就市场问题跟海汉展开谈判。虽然其间也有一些人想要效仿福广两省的许心素、李继峰与海汉的合作模式,但最终还是迫于场外压力,主动放弃了这样的尝试。

如果在福广两省遇到类似的情况倒还好办,毕竟海汉在这两省都驻扎有武装部队,必要时可以来个武装游行秀一下肌肉,震慑那些有眼不识泰山的乡巴佬。但江浙一带处于海汉的势力范围之外,执委会虽然对当地的状况不满,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