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1627崛起南海> 第1015章 开国庆典(十五)

第1015章 开国庆典(十五)(2 / 4)

用人力挖了一个一丈多深的井,每天可以收获地下涌出的原油七八十斤。不过那时候还没有明真正的内燃机,当地人也仅仅只是将其用来点灯照明而已。到光绪三年的时候,两江总督沈葆桢巡视台湾,听说这事之后便将油田收为官办,并且聘请了美国技师来用机器开采,曾经将产油量提高到每天一千五百斤。光绪十三年台湾巡抚刘铭传设立矿油局,钻井五口,最深达一百二十米,不过后来因为产量太低入不敷出,没经营几年就倒闭了。

而台湾岛上在后世探明并开采的油气田还不止这一处,在苗栗县境内的锦水、铁玷山,新竹的青草湖、崎顶等地,都有储量可观的油气田,但其开采的技术难度不一,不如苗栗出磺坑的油田那么靠近地表就是了。出磺坑的这处油田直到穿越行动之前,据说都仍有稳定的产出,考虑到其地理位置算是距离三亚最近的产油地,且海汉控制当地的难度相对较小,由此成为工业部认定的选开采目标。

海汉在前年十月才正式踏足台湾岛,到去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了对台湾岛西海岸线的控制,而工业部也是从去年开始,才正式进行石油项目的筹备工作。

相关的筹备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钻探设备的生产,钻头是穿越时带过来的成品,只需生产钻杆和钻机就行。虽然海汉的钢铁产能还很有限,但从中挤出一部分来生产钻杆倒也不难,而钻机和游梁式抽油机就只能使用蒸汽动力了,这方面的生产技术已基本成熟,只需根据石油开采的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就行。虽然生产效率肯定比不了后世的专业设备,但土法上马,能用就行,先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之后才会慢慢考虑升级装备的事宜。

第二个部分是炼油设施的建设,开采出来的石油必须要经过提炼,才能得到内燃机所使用的成品油。虽然碍于这个时代生产力条件所限,没办法修建大型炼油厂,但以海汉现有的工业水平,修建管式炉、立式釜,采用釜式蒸馏土法炼油,倒也不算太难,只是加工能力有限,提炼出来的燃油品质也不可能达到后世那么高就是了。

虽然同是土法炼油,但工业部准备在石油项目中投入的资源不是后世那些私人作坊可比,也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方案。例如设计效率更高的炉釜结构和加热系统,修建催化塔并提高釜温,配置分馏塔,用连续加料和快出渣来提高生产效率等等。虽然这些技术改进会让初期的投入大大增加,并且增加生产调试阶段的工作量,但工业部认为这些都是值得付出的代价,更快更早地迎来内燃机时代,就能让海汉国以更大的优势领跑于这个时代。

第三个部分就是生产人员的组织和培训,这其中又分为钻探和炼油两个部分。钻探这一块所需的专业人员倒是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这几年工业部组织的打井队在海南岛上打了不少自流井,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