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1627崛起南海> 第2347章

第2347章(2 / 4)

清军不太可能拿来之不易的火枪兵跟海汉拼杀,只会用来对付相对更弱的目标。在金州陆陆续续损失了几千人之后,清军已经意识到很难通过军事手段将海汉军逐出金州,继续在正面战场投入兵力只是白白给海汉军刷战功,像目前这样将海汉军堵在金州就已经是很理想的状态了。

而朝鲜那边驻扎有海汉的精锐部队,边境上又有鸭绿江这道天堑,万一打过去被海汉海军切断退路就麻烦了。相较之下,大明就是最好对付的目标了,从宣府、大同、蓟州等地都可以杀入大明,突破这些地方的防御,比起金州地峡防线和鸭绿江天堑可要容易多了。

虽然相当一部分作战部队被海汉常年牵制在金州以北动弹不得,但清军往往还是会想方设法地抽调一些人马去参与攻打大明的行动。此次军情局查到清军近期兵力调动状况,被调走的兵马极有可能就是参与攻打大明的行动去了。

以往清军仅靠来去如风的骑兵就能攻破大明边防,如果再多了火枪兵的加入,恐怕大明的处境就将更加不堪。作为名义上的盟友,海汉的确有义务对大明提出警示。

韦林应道:“那卑职这便去知会明使一声?”

陈一鑫想了想才应道:“你去通知他来一趟,我当面跟他说,这样也郑重一些。”

大明与海汉展开正式的官方接触,便是在金州开始。1636年兵部侍郎梅生川秘密来到金州,与海汉商议军事合作及金州归属等问题,后来便促成了两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在那之后大明也向金州派驻了官方人员,以此来作为双方的交流渠道。

这种派驻机构其实非常清闲,大明使者只需按照海汉提供的战报,每个月给朝廷写一篇奏折即可。如果朝廷有旨意下达,也会由派驻机构的使者向海汉转达。剩下的时间,可以用来养花钓鱼,看书下棋,金州这地方没什么消费娱乐的场所,倒是很适合修身养性的生活。

目前常驻金州的大明使者就是当初那位兵部梅侍郎的手下亲信,名叫岳永寿。虽然他只是兵部的一名小小主事,但背后由梅生川撑腰,才能捞到这么一件好差事。除了每月提交给朝廷的奏折能刷出存在感之外,岳永寿还能按月从海汉这边领到一定数目的银子,美其名曰“办公经费”,这笔不上账的收入自然都悉数进了他自己的口袋,一年下来也是颇为可观的数目了。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岳永寿在金州驻扎期间没少拿海汉好处,自然也就一直很配合,不让去的地方不去,不让问的事情不问。

接到通传,岳永寿很快就赶来面见陈一鑫。他很清楚自己在金州的作用,陈一鑫召见自己,那必定是有某些事情要向朝廷转达。

陈一鑫开门见山地向岳永寿说明了自己急着召见他的原因,是因为发现清军极有可能正在组建和训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