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1627崛起南海> 第2384章

第2384章(2 / 4)

占领地处内陆山区的招远县。而且两地间相距百余里,中间几乎都是山地丘陵,陆上交通并不便利,不管是运输物资还是调遣兵力都是一件麻烦事。

如果要想通过军事占领来实现目的,那海汉需要投入在这一地区的资源就实在太多了,大明也不太可能坐视海汉在山东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就将会影响到两国间的外交关系,这并不是海汉愿意见到的情况。

相较于两国贸易为海汉在各个领域造就的巨大收益,在招远开采金矿所能创造的价值仅仅只局限于经济方面,孰轻孰重,海汉高层自然看得很清楚。即便要开采招远金矿,那也必须是在保持现有外交关系的前提下再进行实施。

在当地寻找未经开采的矿脉,对海汉来说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难度,资料库就有后世这一地区的各个金矿开采点,多派些专业人手到当地去按图索骥,要找到一处合适目标无非就是时间问题。

真正的难题还是如何能在开采矿脉的同时还与当地官府处好关系,不会因为矿藏的所属权而翻脸。要营造出这样的局面,唯有提前收买当地官府,达成利益同盟才行。

这种牵涉甚大的事情,当然也不能交给普通人来操作,所以安全部便接手了这项任务。郝万清在此之前多次以富商身份造访招远县,一来二去跟本地的谷知县搭上了关系,确认此人可用钱财收买,然后慢慢便一起琢磨出了一个操作方案。

海汉先找一处合适的矿脉,然后谷知县会以官府的名义出面将这处矿脉纳入到“官矿”的名册中,但具体的开采事务则全部交由海汉操作。每年会通过正规渠道向大明上缴一定数目的黄金,以保证相关开采活动的合法性。

而谷知县当然也会按一定的比例从每年产出的黄金中获得数目可观的分红,他将负责搞定由朝廷制定的各种监督措施,保证海汉能够在招远县不声不响地从事开采活动。

当然了,即便是有来自地方官府的掩护,海汉在这里的开采规模也不可能像福山铜矿那样张扬,否则根本就瞒不过有心人,届时还是不免会与大明产生冲突。而且招远县衙提供的掩护到底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目前也完全是一个未知数,这要操作起来势必还会出现很多无法预计的问题,风险其实并不小。

但就在海汉逐步推进此事的时候,清军打进山东了。整个山东境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陷入了混乱之中,各州府县自顾不暇,也不会有人在意海汉在这个时候所做的小动作。

郝万清希望能够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尽可能将招远的不安定因素都排除掉,比如说朝廷派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监工官员,要是让这些人发现了新矿的秘密,上报给了大明工部,那就前功尽弃了。而眼下发生在山东的这场大乱,便能给海汉的秘密行动提供最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