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1627崛起南海> 第2411章

第2411章(2 / 5)

能运回三亚来进行精加工,成本可能会翻上好几倍。”

余锋道:“那看来只有把你们这些搞研究的部门也全部搬到台湾的采油区去,才有可能尽快取得技术突破了!”

卢展鹏耸耸肩道:“这就是症结所在?没有人愿意离开三亚这个安乐窝?跑到台湾深山里去搞科研。换作是你,你愿意去那地方待上两三年吗?”

“这……”余锋听到卢展鹏如此坦率地道出关键?当下也是无从反驳。扪心自问,如果换作是他?同样也无法放下自己在三亚这边的家人、事业和生活圈,一头扎进生活环境较差的台湾山区长时间生活和工作。

对于如今的海汉来说,这已经是一个日渐显现出来的顽疾了?而且出现这种状况的远不止石化行业?几乎每一个需要长期驻外的岗位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毕竟大家抛弃旧时空的人生来参加穿越行动?大多是为了能在这里实现当人上人的梦想?没什么人愿意再把穿越头两年那种苦日子再来重复一次。而海外殖民地的初创时期往往环境艰苦,而且万一要是在当地患上个疟疾肺炎之类的病?连治病的地方都没有。

即便是像余锋、卢展鹏这样在事业上有所追求的人?也还是更愿意留在三亚发展。于是乎像石化这种需要在采油区建设研究机构的产业?就不可避免地成了瘸子?科研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已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余锋干咳两声?主动转换了话题:“既然这柴油质量一时半会提升不了,那还是考虑我的方案?我们可以先造发动机,把客观需求创造出来,这样才有可能倒逼执委会对石化产业投入更多的资源?提升炼油技术和燃油的产能。”

卢展鹏道:“你说得这么头头是道,不会是已经偷偷摸摸开始干起来了吧?”

余锋正色道:“什么叫偷偷摸摸?光明正大的好吗?要用到的钢材?我都是跟昌化那边反复确认过,让乔志亚亲自监工生产的。”

卢展鹏好奇问道:“那你这已经走到哪一步了?”

余锋道:“设计方案和图纸都有现成的可用,这个不用动什么脑子。不过我目前所找到的这些材料到底能不能造发动机还不太好说,所以我把材料样品送去了化验所,请他们作检验。如果材料能过关,那我打算把封存的数控机床再拿出来用一用,要不了几天就能把主要零件生产出来。”

卢展鹏道:“你厂里这些蒸汽机床不能使?”

余锋摇头道:“蒸汽机床的动力不够,用来加工高精度零件是不行的,顶多能做个精度比较高的毛坯件,然后用手工慢慢打磨尺寸。”

以机械厂现在这些设备的加工能力,暂时还达不到制造发动机的要求,所以余锋想要启动封存的高精度机床。但相比加工工艺,真正的难题其实还是在材料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