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1627崛起南海> 第2430章

第2430章(2 / 4)

你说这样的好买卖还能上哪里找?”

饶是陶东来有心理准备,听到这个报价也不禁暗暗吃惊。早年间这种型号的步枪外销给安南国和许心素等对象,单支价钱也不过卖到二十两银子左右,石迪文竟然能把价格抬到这么高。

不过陶东来转念一想,这终究也只是小买卖,毕竟那盐商组建的是民团而非军队,就算是人手一支海汉造,那顶破天也不过就几百支枪了,大概也就是多掏了万把两银子,这对富得流油的盐商来说倒也不算太重的负担。

陶东来点头应道:“价钱不错,就是量小了些……”

“量可不小。”石迪文摇摇头否认了陶东来的说法:“只要我们愿意卖,有多少他们就收多少。只是执委会对此有限制,所以这买卖才停下了。”

“嗯?”陶东来听到这个答案先是一惊,旋即就明白了其中奥妙:“我们卖得这么贵,这些盐商还想大量采购,这恐怕不是买来自己用的吧?”

“肯定不是。”石迪文对这个地区的局势更为了解,当下便道出了真相:“他们只消把买到的武器转手交给官府,这就是大功一件!”

陶东来恍然道:“说来说去,全都是障眼法啊!”

海汉目前最大的潜在买家既不是安南和许家军这种老牌盟友,也不是穷得叮当响的朝鲜,而是大明。

虽然大明也有自行制造火枪火炮的能力,但其威力相比海汉制造的武器却有着比较明显的差距。而海汉在辽东金州和朝鲜历年来对阵清军的战绩,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大明如果想要改变面对清军时的颓势,那么换装杀伤力更强的武器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作为名义上的盟友,大明当然也可以向海汉采购武器,不过大明通过官方渠道所能买到的武器型号和数量都一直受到海汉的严格监管,远远不能满足明军作战所需。

这样的控制当然也很好理解,海汉的武器虽然厉害,但兵力却比大明差了太多,一旦武器装备水平拉近,海汉就没多少继续压制大明的可能了。如果大明利用海汉武器武装出了一二十万火枪兵,那海汉在大明沿海的利益很可能就会受损。

正是基于这样的忧虑,海汉对出售给大明的武器装备实施了管控,就算捧着钱来也别想买到更多的武器。公开的渠道买不到,那自然也会滋生出一些灰色地带,类似扬州盐商高价收购的做法,其实就是打算自掏腰包为国家补贴一部分了。

这样做对盐商的好处,无非是花钱买个太平,说不定朝廷上的大人物看了高兴,加官进爵接着就来了。如果花个十万八万两银子,就能让皇上记住自个,那这些盐商还是很乐意尝试一下的。

当然了,海汉出售的所有武器弹药,那都是从三亚的兵工厂发出来,在出厂时就已经被清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