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1627崛起南海> 第2498章

第2498章(2 / 3)

而满清自1639年与海汉签署金州协议之后,便已经向海汉开放了贸易。这些年来在海汉的有意经营之下,已经基本成了满清唯一的对外贸易通道,而满清对此的依赖也是越发显著。

类似盐、铁、茶、糖、烟等必不可少的物资,都必须依赖于海汉提供。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甚至还得向海汉求购粮食来度过难关。

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前几年已经过世了,如今执政的顺治才年方十六,他六岁即位时,满清就已与海汉停战了。而他对海汉的认知,便是“海汉军凶猛异常,不可力敌”之类的看法,也很难生出将海汉视作主要对手的念头。

海汉去年与满清开战的时候,顺治身边还有人蠢蠢欲动,认为这是一个夹击大明的好机会。但满清非但没有等到合适的出击时机,反倒是等来了突然出现在辽东方向的数万海汉军。

海汉方面让满清商人带回了消息,要求清廷无条件投降,降格称藩,臣服海汉,否则便是全面开战。当然了,作为开战前的必要措施,两国间的所有贸易活动都已被海汉叫停,近期也不会再有任何物资从南边输送到满清境内了。

而与此消息同时传回的,还有另一个说不上是好是坏的消息——大明已经与海汉停战,并且由崇祯帝亲自请降。

看到老对手倒霉自然是一件开心的事,但大明没了,海汉得以腾出手来全力对付满清,这可就笑不出来了。

年轻的顺治帝并不想招惹如此强大的对手,何况大明都已经被打垮了,难道满清还能挺得过去吗?

但满清朝堂上也有一些喜欢钻牛角尖的狠人,所以两军最终还是在沈阳以北三百里的平原上进行了正面对决。

战局结果当然毫无悬念,满清在这一战中折损了超过两万名战士,而作为对手的海汉,伤亡率仅有其百分之一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清军部队中也已有大量的火枪火炮列装,但在面对武器装备更为先进的海汉军时仍然毫无还手之力。

亲临前线的崇祯目睹了两军交战的整个过程,这次他是真的服气了,海汉军号称天下第一的战斗力可不是吹出来的,收割敌军性命的速度快得难以想象。崇祯也有些庆幸自己之前的决断没有做错,否则难以想象所将造成的惨烈后果。

而满清方面的好战分子几乎都在这场决战中消耗殆尽,留给顺治的只有两条路,要嘛带着民众往北逃,逃到海汉军无法企及的苦寒之地;要嘛就果断乞降,让满清部族还能继续在家乡生活下去。

顺治最终选择了后者。

半个月之后,受降仪式在满清曾经的京城沈阳举行。崇祯没有在战后立刻离开返京,而是选择留下来观看这一幕。

大明和满清打了几十年,双方的统治者却是第一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