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最安静,设备也是最好的。这是主任的特权,没谁会因为这事儿哔哔哔个没完。
梁主任迈着轻快的步伐,嘴里哼着小曲,准备像战士要擦拭钢枪一样去检查一遍SpyGlass设备。
忽然第二个术间的门打开,术者是李教授,他穿着铅衣急匆匆的往出走。
“主任。”李教授打了个招呼,也没多说什么,继续往出走。
“怎么了,这么着急呢。”梁主任问道。
“主任,我做ERCP造影,胆总管结石比术前影像看着大很多,没办法做,准备下个塑料支架得了。”李教授说道,“我去和患者家属交代一下。”
巨大结石?梁主任心念微微一动,皱眉说道,“什么患者?”
“主任。”李教授停住脚,看着梁主任汇报道,“84岁男性患者,主诉:上腹胀痛5月,加重4天。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轻压痛,肝区轻叩痛。”
“化验检查呢。”
“TBIL189.5umol/L、DBIL113.2umol/L、ALT226.4U/L、AST458.2U/L、GGT1250.8U/L、ALP1145.3U/L,Alb24.8g/L,CRP53mg/L,血Rt、凝血正常。上腹部CT:胆总管多发结石并胆管扩张,胆囊多发结石,胆囊炎。”
李教授汇报道,“主任,CT显示胆总管最大一枚结石有3×2cm大小,术前估计能取出来。”
有句老话叫人心隔肚皮,放在医疗过程中,这句话是相当准确的。
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只能提供参考,有时候肉眼直视的结果和影像学结果完全不一样。这一点和技术的关系不大,主要是影像学还没有那么精准。
估计是李教授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初步造影看这个结石很大,但显影不是太好,导丝回撤到刀内,我用刀钩一下,看见一块宽约2.5cm,长约4cm结石,下方还有一颗小结石,好像跟术前CT有很大出入。”
3.5×4cm?好大一块结石!
这么大的胆总管结石已经超出ERCP取石的治疗范围,要是捅咕的时间长了,勉强要把结石捅碎,结果可能导致胆总管损伤。
李教授的意思是患者年纪比较大,下个塑料胆道支架,保证胆汁流出畅通也就差不多了。塑料胆道支架使用寿命估计要比患者的寿命长,也不存在取出来的问题。
在从前,遇到这么大的胆总管结石,梁主任也肯定会做这种选择。
可是!
现在他觉得自己已经升级了!在打野许久后,直接升级,完全可以采用崭新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对,崭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