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乐队的盛夏> 四百一十三章 失传了的曲子

四百一十三章 失传了的曲子(2 / 3)

脍炙人口的古词曲,那些著名的大词人,其实放到现在,也是一位音乐人呢。”

“我们华夏古代的诗、词、曲原本都是配乐歌唱的。”

“元明两代习惯称词曲为“乐府”,他们将诗、词、曲视为一种接续的歌曲传统,所以明人说“三百篇亡,而后有骚、赋;骚、赋难入乐,而后有古乐府;古乐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绝句为乐府,后衍宋词。”

“只是很可惜,宋代词乐到元代已经大半失传,所以“词体”已经转变为案头文学,不再可歌。”

“而到了明代,元曲的音乐也失传了。”

“简而言之,其实我们华夏历史中那些璀璨的词曲,本来都是用来唱的,只是可惜宋词到了元代无法歌唱,元曲到了明代后期无法歌唱,明曲到了清代无法歌唱,因为音乐失传了。”

“到了清代,文人化的词与散曲都不再可唱,由“歌辞”变成了“文学”,创作目的由“唱”变成了“读”。”

“再到民国,词和散曲都被作为一种经典化的文学文体进行研究,已经基本脱离了俗文学的范畴。”

“但是宋词在诞生之初,一直都是属于通俗文化的,本身就是一种供平民百姓们娱乐之用。”

“例如讨论宋词时无法跳过的一个人物,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柳永,他在宋词中的大家地位,跟他长期混迹底层,与下层平民歌姬接触有关。”

“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属于柳永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个!”

“在内容上,柳永的词既有爱情的婉约,又有怀才不遇,天涯沦落的伤怀。”

“他擅雅致之语,也擅俚俗之语,丰富了词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

“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说“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

“即使是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柳永。”

“但是,如此伟大的一位大词人,柳永的词却始终都是俗词,内容全都是反映民众生活表达身份低贱的歌伎们的心声,深得下层人民喜爱,达到“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地步。”

“当时,许多歌妓都花钱请柳永填词,供她们演唱。”

“例如那首流传千古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其中著名的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至今仍被华夏人用作怀恋意中人的最佳之词!”

“柳永的词很多都表现了宋代花魁们的生活,思想感情,还有他自己对她们的同情,他应该算是她们的知己,妇女之友,大众男闺蜜了吧。”

“放到现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