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成汉人的英雄,解放占据多数的汉人!
这也就代表了唐鸿志拥有了获取正统性的便捷通道!
由于清国旗人和汉人的阶级割裂,清国的正统是靠征服和奴役获取的,这种正统性自然也可以通过武力剥夺。
现在,八旗劲旅的神话被唐鸿志踩在了脚底下,天下人的心思自然也就活络了。
这可不是那些底层的汉人农奴观念。
一个农奴能代表什么民意?
无论是谁解放他们,都会被他们当成救世主……
但那些汉人精英阶层就不同了,他们看到的更多,看的也更远。
大清最牛逼的地方在于武力和深入到乡的旗人武士制度。
现在旗人武士被唐鸿志的汉军打的一溃千里,死伤枕籍,汉人精英阶层心里自然也就变得热烈起来。
不管怎么说,汉人当皇帝终归比旗人当皇帝更加符合汉人精英阶层的心里预期。
然而,唐鸿志的汉军还差了点。
这一战的胜利是建立在野战上的,清军野战打不过还可以依靠坚城防守。
从关外到京师一路上有大量坚城险关,光是一个山海关就足够坚挺。
清国也是拿出了拼命的架势,从全国搜罗精锐布防在山海关一代,无论唐鸿志是否同意和谈,清国都不会停止自己的动作。
不出意外的,唐鸿志把清国使者给赶了回去。
面对山海雄关,光靠机枪和手榴弹还有所不足。
毕竟山海关上的固定要塞炮的射程已经超过了步枪和机枪。
于是,唐鸿志花费剩下的100枚命运币,兑换了百门75毫米速射炮!
当山海关被75毫米速射炮的大威力榴弹淹没的时候,这场战争的结局已定。
汉军在外人看来最后一个短板被弥补!
从山海关沦陷开始,康麻子大帝就开始准备京师撤离的问题。
向金陵城撤退!
事实证明,康麻子大帝的举措是正确的,在速射炮的破坏力之下,没有一座坚城能挡得住。
很多时候汉军步兵还没等发起冲锋,城内的清军就被炸的高举白旗……
对于还停留在实心铁弹上的清军而言,能爆炸的开花弹已经很可怕了,被黄色炸药装填的速射炮榴弹那就是地狱一般的大杀器。
一炮下去已经不是死多少人的问题,而是城墙塌陷多少的问题……
机枪火炮外加远距离后膛枪,清军一败再败,到最后哪怕是最勇敢的清国巴图鲁勇士都不敢跟汉军正面作战。
至于游击战,对于人数少,没有民心的旗人士兵而言,那纯粹是作死。
正面战场的溃败就意味着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