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许……和自己抓到的那人有关系?
看来,自己无形之中触碰到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
能发动三位尚书级别的人出面打头阵,背后之人,肯定不简单。
会是谁呢?
万通吗?
他只是锦衣卫指挥使,怕还不够格。
万贵妃?
这个女人势力很大,可是,她是最不可能和成化皇帝作对的人。
万安?
内阁首辅,天下百官之首,如果是他,确实能指挥的动六部尚书,可是,自己和万安之间也没啥矛盾啊……
徐承影陷入沉思,周洪谟却以为他已经词穷,便说道:“陛下,臣等所言皆为民意,试想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们,他们有什么错?为何要他们为了徐佥事的冲动承担后果?”
“民意?”徐承影冷笑道,“你还知道民意?”
周洪谟沉着脸,说道:“徐佥事,在陛下面前,老夫不愿与你逞口舌之战,是非曲直,只有公断。”
“谁来公断?是你们几位高高在上的大人?还是普天之下的平民百姓?”
面对徐承影的咄咄逼人,周洪谟也不甘示弱,道:“我等身为臣子,上为君分忧,下为民请愿,如今所言的每一个字,皆为民意民愿!”
“民意民愿,哈哈,哈哈!”
徐承影突然笑了起来,把三位尚书笑的心里发慌,心说这家伙不会是被自己逼疯了吧?
难道是想装疯卖傻,蒙混过关?
可是,装疯这个套路也太老套了吧,当初建文帝削藩,燕王朱棣就装疯卖傻,在猪圈里睡了好几年,为日后靖难出兵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现在你小子也来这一套?
“若徐佥事不懂什么是民意民愿,老夫不才,愿为……”
“行了,行了,你别说了!”徐承影打断他,说道,“你们口口声声说为了天下百姓,张口民意,闭口民愿,可是,你们知道百姓们是怎么想的吗?你们有资格代表天下百姓吗?”
周洪谟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如此说来,徐佥事定知道百姓所想,有资格代表百姓了?”
成化皇帝看到这些人当着自己的面难为徐承影,心中也是窝火,这些国之重臣,黑的能说成白,白的也能说成黑,徐承影年纪轻轻,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难道真的如他们所说,派徐承影出使鞑靼,以换取边境的和平?
傻子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可问题是,自太祖皇帝建立大明以来的百年时间里,士绅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他们牢牢掌控者话语权,如果这些人联合起来,一致对外,事情还真不好办。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