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在意周延儒,而是自顾的思索着道:“再过两天,我就能回内阁。到时候,我借用权力,可以将霍维华一案了结。将一切事情按在他头上,将来即便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推给他……然后,咱们就可以徐徐图之,不用那么手足无措……”
自崇祯登基以来,魏忠贤与阉党就一直处在一种惶恐不安中,没有几个人是安生的。
阉党的不断分裂,阉党高层与魏忠贤不断疏远,都是这个原因。
魏忠贤是这么想的,忽而凑近一点,低声道:“我在宫里还有几个人,是潜邸老人,这些人十分爱钱,我可以透过他们,在皇爷面前为我美言,通风报信……”
崔呈秀立刻道:“这个关系,干爹一定要维护好,十分重要。要是能够提前知道陛下的心意,我们就能对症下药,拿捏准了,或许是我们重获圣眷的关键!”
魏忠贤看着他,心里已经在思索着办法了。
他在宫里,确实有‘几个朋友’,太监无女色,都是好吃好赌好钱之辈。
与此同时,乾清宫。
崇祯四人已经吃完了,周国太出宫,倒是妙妙留了下来。
小丫头吃饱喝足就喊困,然后在崇祯的软塌上睡着了。
在崇祯说‘等她睡醒,朕派人送她回去’之后,周国太没办法,只好先行出宫。
崇祯坐在软塌的另一边,手放在小桌上,看了眼睡熟的小丫头。
四仰八叉,抱着枕头,流着口水,不时咂咂嘴,梦里似乎还在吃着什么好东西。
崇祯笑着摇头,自顾的批阅奏本。
这时,王承恩悄步进来,递上了三道奏本。
没有重要的奏本,王承恩不会亲自送过来,崇祯接过来,打开看去。
第一本,是冯铨的请求辞官的奏本,言称‘父病重,乞骸归,葬于故里’。
这不是冯铨第一次拿他老爹当借口了。
崇祯没在意,翻看第二本,这是周应秋的儿子,周龙遇代为上奏的,言称‘父病疾,不堪任,代为请辞,不误国事’。
崇祯挑了挑眉,瞥了眼王承恩,打开第三本。
“啧……”
崇祯忍不住的啧出声,余光瞥了眼小丫头,见她没反应,不由得摇了摇头。
这还是一道请辞奏本,是杨景辰的,这位还是老理由,就是德行不配,能力不足,请求辞官,并举荐了李标。
这李标,与韩癀一样,也是东林党人,东林巨擘赵南星的门生。
这不是第一个举荐李标的了。
‘李标……’
崇祯思索着,片刻又轻声道:“还得再等等。”
周延儒的复起,是一个信号,他得看看这个信号的作用,才能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