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东晋:从北归流民帅之子开始> 第七十五章 重赏之下

第七十五章 重赏之下(2 / 3)

经引起过各地的通货膨胀。

以“大泉当千”为例,作为偏安长江以南的割据政权,孙吴也面临着经济困难,解决方案是模仿蜀汉政权,以较轻的重量铸造大面额货币,以此达到充实府库,满足军需的目的。

而且步子迈得很大,在蜀汉还在铸造“直百“面值的货币时,孙吴政权就已经先铸造了”大泉五百“系列,后来更是直接一步铸造了”大泉当千“。

但是孙权以及他的幕僚们并没有经济学的理念和知识,超发的货币很快就导致孙吴政权内部通货膨胀极其严重,物价飞涨。

这些面值五百、当千的货币因为面值过大,对于经济造成的冲击远胜蜀汉所铸造的“直百”币,造成东吴境内一片混乱,政府对于经济的管理几近于失控。

曾经被周瑜称为“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的江南之地想要铸造新钱甚至要通过收缴民众手中的铜材,其经济崩溃的程度可见一斑。

以至于到了现在,货币还是少有人用,以物易物是主流。

当然

如此多的钱币放在一个箱子里面,那还是非常震撼的。

不少人这辈子根本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币。

而第二个箱子打开的时候,就不仅仅有倒吸冷气的声音了,还有咽口水的声音。

金子!

黄金!

没错,第二个箱子里面,装着的是满满的金饼。

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灿灿的金光,也勾起了人无尽的欲望。

若非场间有人数不低于那些新卒的庄卫部曲在,恐怕那些新卒都要动手抢夺了。

“再开。”

第三个箱子被打开,里面并不是珠宝,但此物一出,顿时让那些士卒都移不开眼了。

甲胄。

上好的铠甲!

有识货的人,马上认出了其中的一副甲胄。

“这是明光铠!”

明光铠得名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

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这箱子里的这副甲胄被两位老卒提起来,众人一看,明显这是最高规格的。

密密麻麻的铁片,将浑身的要害都护住了。

“不错,倒是有识货的人,此副甲胄便名叫明光铠,当年魏武赠与臣子,便多赠明光铠,战场着之,无疑是比没穿甲胄的人多了几条性命。”

“少帅,那另外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