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虎贲> 第132章 借花献佛

第132章 借花献佛(2 / 4)

智力游戏,起源于易经八卦,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并不是瞎猜乱想,要讲究方法,还是很有学问的。先前那一题就是最基本的拆字法,一半的春秋,自然是秦。

罗士信很小的时候玩过,反应比之不经常接触的古人要快一点点。

毕竟猜谜虽然在三国时期红火过一段时间,但真正流行灯谜的是宋朝,而非唐朝。

“回答正确!”罗士信又获得了一份信引。

第四题出来之后,罗士信就有些傻眼了,乖乖的闭嘴想也不去想。

第四题的谜面是“霍去病卒”打一个四书五经里的典故。

罗士信纵然对正猜法、反猜法、侧猜法、分猜法、增损猜谜法等等颇有经验,可对于四书五经却一窍不通,如何猜得出来。

不过就在他放弃的时候,他头上的裴行俭却道:“是礼记中的疾止复故。”

罗士信讶异,裴行俭年纪小小但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远在他的意料之外。

四周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也有些不淡定了。

让一小孩拔得头筹,他们能一笑置之,称他年少聪慧,但接连让一个小孩拿下两筹,那就是被比下去的节奏,不好玩了,大多人都认真严肃以待。

接下来的十六道灯谜也因此哄抢的特别激烈,每一题出现所有人都埋头苦思,想到点子上的高举手来说出答案,引发一阵感慨与懊恼,换来一份信引,一些自得,场面也因此格外热闹。

这大家都来了兴致,罗士信、裴行俭想要继续霸着灯谜也不容易。猜谜的关键是才思敏捷反应力快见多识广,罗士信、裴行俭都不缺前者,唯独后者是硬伤。这个时代的谜语大多是从四书五经中来的。或许谜面是四书五经,或许谜底是四书五经,离不开那一套路。

谜面是四书五经罗士信还能想象,依仗着经验能想出答案,谜底若是四书五经那就只能直接放弃了。

四书五经这玩意,对罗士信来讲,不易于是天方夜谭。裴行俭要好一些,好说歹说也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但他年不过六岁,所学到的知识那里比得上那些对四书五经研究了十数年的文人墨客。

不过因为占了先手的缘故,罗士信一开始手上就有三份信引,后面又回答了一个“何可废也,以羊易之”灯谜,共计四份,其他人多是一份两份,连三份也没有。

毕竟猜谜不是什么大学问,用心去构思去想,还是会猜出答案的,并不是有学问的人的专利。与近乎千人相比,罗士信他们能够获得四份信引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周边行人见以无热闹可看,出来游玩的也不能困在一个地方,先后散去。

罗士信也不急着走,手中的信引以白玉制成,算不得名贵却也有些价值,也要还回去的。也许对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