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员大将一并上前。
来到近处,李世民正领着文武百官正面迎来。
这许久不见,这位大唐皇帝虽精神抖擞,比之以往却消瘦了许多:比起在前线征战的罗士信等人,他这位皇帝的压力亦不可谓不小。
李靖、罗士信领着诸将上前行礼:
“李靖……”
“罗士信……”
“携麾下诸将拜见陛下……”
李世民快步上前先将李靖搀扶而起道:“爱卿南定荆扬,北清沙塞,西征南荒,战无不捷,使我大唐皇威远畅,古未有辈,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李靖忙说不敢。
接着李世民又将罗士信搀扶而起,双手撑着他的肩处道:“年不足三旬,万里远征,灭三国掳三王,做他人难以想象之事,走他人没走过的路。朕都不知如何赞你,唯有一句大唐幸甚有卿。”
罗士信也道:“陛下谬赞!”
李世民拉着李靖、罗士信对他们后边的诸将高声道:“诸位为我大唐抵定边患,扬我国威,辛苦了。朕代表大唐,代表大唐所有百姓,恭贺诸位凯旋。”
这迎接得胜之师是习俗,是惯例,就算罗士信在如何的归心似箭也只能耐着性子走这个过场。
李世民显是准备充足,轻车熟路的说着各种激昂的话,将气氛带动起来。
在打算折回长安的时候,李世民分别拉着李靖、罗士信的手道:“两位大总管与我一同上车,接受百姓欢呼……”
说着不等李靖、罗士信拒绝,拉着他们上了他的銮舆,一左一右的坐在他身旁,随着仪仗队一同入城。
在进入长安城的那一刻,罗士信在城楼上看见了自己的妻儿……
进了皇宫,祭祀天地,献俘太庙,论功行赏……
李靖本就功高卓绝,此次又立有如此大功,毫无疑问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出将入相之第一人,官拜尚书右仆射,位列大唐宰相。
罗士信亦是如此,他原本的辅国大将军再次提升,正式受封为骠骑大将军,刑部尚书也提升为兵部尚书,统管全国军事。
经此一役,大唐威震天下,声势如日中天,周边诸异族部落都效仿北地部落的举动,尊李世民为天可汗,向大唐臣服。
凭借此战打出来的威势,大唐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的掌控了西域,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无阻。
两线作战虽为动摇大唐的经济元气,却也伤及筋骨。
未来的五年里,大唐并未动用一兵一卒,但是大唐的力量却得到了全面的充实,斗米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十里不粮,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数以百万人,天下大治。
身为兵部尚书的罗士信最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