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太小了,我想着再重新修缮一下,最起码多弄几个房间出来。”
一家三口躺在床上,叶蓁盯着窗外照射进来的月光,没头没尾的说道。
当初他们抵达时,竹屋已经岌岌可危,还是村民们帮忙稍微休整一下,才能住人。
可是住了这些天,叶蓁越来越觉得不方便。
先不说她压根就还没对谢云殊起心思,虽挂着对方正妻的名分,但心里却还没接受。
碍于现状,两人只得躺在一张床上,多少有些不适应。
就是赵熠这孩子,最好也是有自己的房间,方便他读书写字。
如此一来,只有里外两屋的竹屋,就显得实在是太拥挤了。
“嗯。”
淡淡的回应了一声,谢云殊看似同意对方的说法,心里却总有些不舒服。
不过,他也挑不出叶蓁的错,只得将这份感觉压下。
屋子大了,总归是舒服些的。
“那改天我再去问问黄大婶她们,看能不能花钱请人帮咱们重建一下吧。”
这个话题一终结,两人彻底没了声息。
隔日。
叶蓁早早地起床,先是将等候在门口的众人迎进来,将他们送过来的田螺黄鳝结算清楚。
随后便进厨房,给一家人做饭。
饭刚做好,望月楼那边的人就过来收食材了,领头人还是前面见过的那位。
跟对方交接好之后,叶蓁表达了自己愿意花钱乘坐对方马车,进城的想法。
虽说家里现在也有马车,那匹颇为瘦弱的马匹还在竹屋旁的荒草地里吃着草呢,可今日叶蓁只打算自己一个人进城。
一来是她只是去给赵熠买教材,不用一家老小全上阵。
二来则是家里唯一会驾马车的谢云殊,又是个病号,她也不想让对方老是这般劳累。
于是商讨好价格后,她便跟谢云殊打了个招呼,自己一个人上了望月楼的马车。
马车里除了一块座板,就只有成桶的食材了,弥漫着淡淡的泥腥味。
好在味道不算重,叶蓁也习惯了,就这么一路摇摇晃晃的到了县城。
到了城门,她便提前下车,顺着熟悉的路线直奔酒铺。
对县城人生地不熟的她,即便逛了一两次,也压根不知道哪里卖的有书籍。
本来,黄川应当是叶蓁咨询的首号人物,可惜昨日他因为一笔生意赶去县城了。
要等他回来也得是今日傍晚,如今又没有手机这样的通讯工具,叶蓁只好退而求其次,去酒铺的小伙计那里问问看。
对方是本地人,应该知晓。
当小伙计听到叶蓁询问三字经一类的书籍时,也有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