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皱,“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仲把李清瑶遇刺之事说了。
李稷目光陡然幽深,将茶碗搁在桌上,“磕”的一声。
“此事怎么未曾提起过?”
“初来京城时诸事繁多,就将此事抛在了脑后,后来也就真忘了。”
李稷重重哼了一声,“真是好胆,竟敢刺杀清瑶!剑阁远在西南,同我王府交集不多,本不欲多瓜葛,没想到,竟是如此猖狂!”
原来,百多年前剑阁的确逐渐败落,但不知为何,五六十年前,剑阁又逐渐兴起。
初时只有守剑人一脉兴起,后来渐渐兴盛,剑阁门人越来越多。
当时前朝刚刚覆灭,北唐、南明初建不久,天下初定,各地不安,边境金国、大辽等狼子野心,间或有天灾人祸。
剑阁行走在天下各地,不知做些什么,弄出些或大或小的灾祸,
后来,各国平定,李稷和朱无视等对剑阁出手,将它的门人斩杀不少,而后剑阁便隐秘不出,数十年不现于世。
不知为何,近些时候它又有所动静。
“怪道我之前从未听说过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的势力,原来是这么回事。”
李仲恍然,道:“剑阁中高手着实不少,单我遇到的就有四位宗师境,三位罡气境巅峰的高手了,如此势力,又隐蔽不为人知,不知意欲何为。”
“哼,不管它意欲何为,胆敢将手伸到清瑶头上,那便是找死。”
李稷一脸威严,隐含怒气。
“不知它门中各人如何分布?”
李稷道:“在阁主之下,只有剑主和寻常弟子之分,其中实力最出众七位剑主称作长老。”
“剑主?”
李仲随即反应过来,自己还亲手杀死过一位含光剑主,实力着实不凡。
“我之前遇到过一位含光剑主,实力高强,难道剑主的实力都是宗师境?若是如此,那若出现一二十位,岂不是堪比少林了?”李仲稍加思索,惊道。
李稷点头,“剑主之名都是以手中之剑命名,比如你遇到的含光剑主。
故而剑主非实力出众之人不能做,一为守住手中名剑,二则是彰显剑阁实力。”
“那剑阁剑主的实力……”
“先天。”
李仲有些沉默,如此势力,不现人世,实在让人担心。
李稷道:“放心,那阁主虽是先天,但十多年前我曾与他交手,败于我手,如今可能有所精进,但本王也是水涨船高,依然非我敌手,这你尽可放心。”
闻听此言,李仲稍稍安心,最厉害的不足为虑,那就好。
再去问张铭剑阁实力如何,他眼中闪过一抹恐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