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竟然是前天坐在郑三郎身边的“李大郎”。
“你!为何要女扮男装骗我?”
李萱儿眨巴眨巴眼睛:“我那天穿男装的时候,并不知道你会过去,而且,我说我姓李排行老大,你自己称我为‘李大郎’,怎么成了我骗你?”
好像是这么回事她一肚子气没地方撒,正想找阿兄来骂,阿兄扶着祖母过来了。
萱儿起身给老郡夫人行了个晚辈礼,张彦希忙介绍道:“祖母,这位是跟郑巡按一起来的李小娘子。”
“是京城贵客啊,快快请坐。”
老郡夫人在中间坐下,张绾绾和萱儿各坐一侧,最外侧是那两位告老还乡的老官人,他们也都来给老郡夫人见礼。
今天广棚的外延挂了一幅珠帘,这样外面看进来就模模糊糊看不清脸,张毅夫接受了郑颢的建议,他也想保护自己的母亲和女儿。
里面刚坐下,外面就有礼官宣布比赛开始。
广棚里也开始有小厮、婢女们,端着洗手的水盆、漱口的水盂鱼贯而入。
郑颢、崔瑾昀、张毅夫和张彦希都坐在珠帘外面,他们可以直接看到各酒楼的厨子做菜的过程。他们也品菜,只不过不评分而已。
第一道菜是必做菜,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清蒸武昌鱼。
清蒸鱼做为比赛项目,最考验厨工水平,既要原汁原味、鱼鲜味美,又要在十二条鱼里面别出心裁、出类拔萃。
真是难。
十二张案台向着广棚方向,摆成弧形,五步开外就是挤得水泄不通的观摩百姓,厨工虽然背对着他们,但因为是弧形,而且相互间有间隔,总能看到一些动作。
活鱼抓到案台上,一阵“噼里啪啦”过后,就看见他们弓着腰开始处理鱼。过了一会,就陆续开始有人将处理好的鱼入锅上炉。
蒸汽出现在人们眼中的时候,鼻子也开始闻到香味。
第一炉端进广棚,每个酒楼的第二条鱼又入锅了。这时是热水热锅,蒸的时间比第一次要短,随着让百姓品尝的鱼出锅,外面热闹了起来。
赏味官这里也不平静。
“这条几条鱼做法中规中矩,唯一的差别就是火候。而这几条,用的作料稍有不同,味道略多了些层次。这很难评啊。”老刺史说到:
“要不,咱们还是用去年的法子,每人给每道菜打分,累加最多者获胜。”
五个人每人领了写着一到十二数字的纸片,一边品尝,一边将自己的排序放在菜品旁边。
张绾绾尝了一边,她已经无心品味,只想着如何与李小娘子对着干。
萱儿放了张最高分“十二”,她就过去放“一”,李萱儿看出她的心思,心里好笑:这有什么难破?我不信你记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