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谨言> 第214节

第214节(5 / 6)

成就。即便包含有与德国合作的因素在内,无可否认,俄国除了黄金和矿产资源,也是座人才的宝库。

李谨言想的明白,与其等到一年后和美国开始人才争夺,不如提早对俄国下手。

二月革命还好,十月革命后,大量的俄国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地主阶级,贵族,背景不够贫苦大众的军官都要去见上帝。贵族和地主就算了,那些有真材实料的军官,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都是笔值得挖掘的财富。布琼尼,华西列夫斯基,朱可夫,铁木辛格……这些后世有名苏联元帅和将军,都曾在沙皇军队中服役。

说不定还能借此和高尔察克的白军搭上线,加上冬宫中的伊莲娜,潜入俄国的情报人员,楼少帅手下的军队,尼古拉二世的黄金,早晚是华夏的囊中之物。

有了钱,有了更多的人才,才会有更多的底气。

李谨言不会以为这场战争结束,世界就太平了。一战的进程足以表明,历史仍在遵循着固有的轨迹,李谨言拼命扇翅膀,能改变的也只有自己脚下的土地。若没有楼家,李谨言能把厂子办起来,别被三天两头的打秋风就算万幸。

一朝穿越,天老大地老二,自己中间站的想法,傻缺才会有。

李谨言是傻缺吗?显然不是。

三月初,几位老先生重新到大帅府中安营扎寨,还带来不少小辈和徒子徒孙。随着一艘又一艘“运宝”船抵达,需要的人手也越来越多。

李谨言将建造图书馆的工程交给了孟氏兄弟,同时将在京城建造博物馆的计划告知了楼大总统。

楼大总统的回电也很快,答应得也很痛快。

拿着电报,李谨言蹬蹬蹬跑上二楼,在书房里找到正伏案工作的楼少帅,“少帅,大总统答应了。”

“什么?”

“博物馆的事。”李谨言几步走到桌旁,“我三月要去大连,少帅,你看派谁和孟涛一起进京比较好?”

关北图书馆由孟波设计建造,京城博物馆则交给了孟涛和四处的那位机关大拿。将这些宝贝从国外运回来费了李谨言多少心血,若是损失一件,李三少都想抱头撞墙。

比起大院深宅,博物院一旦建成,更容易被盯上。在后世,博物馆失窃案也不少见。

哑叔就提醒过李谨言,江湖上可有不少“能人”。李谨言拍拍脑袋,赫赫有名的“燕子李三”,不就出现在民国时期?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但谁也无法能保证不会再出个王三赵三。

防贼的同时,也要提放建馆中途有人插手。

“请孟老上京。”

“孟老?”

“外祖父也会亲自去京城一趟,不需要担心。”楼少帅又拿过一份文件,埋头看了起来。

李谨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