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先生,自然也是要到场的。
村人们初次见先生,热情之余还是有些拘谨的,毕竟,面对的可是三个秀才。
村长专门把大孙子喊来负责陪着三个先生说话。
三个先生,一个姓杨,是贺璋找来的,今年四十有六,是怀庆九年的秀才,中了秀才十几年,先后参加了几次乡试,可都名落孙山。
他家境不好,有儿有女,为了儿子能科举,他也就放弃了接着参加乡试的机会,毕竟,年纪大了,屡考不中,也知道了自己的水平。
虽说乡试不中,但杨秀才的学识还是可以的,最重要的,不迂腐,没有有些人读书人的古板,来村塾当先生最好不过。
因为贺璋和许三花商量的,就是女娃也可上村塾,只要家里愿意。
这样,一个不迂腐不古板的先生就很重要了。
要不然,那吹胡子瞪眼的就是不准女娃上学的老古板,许三花怕到时候被气死在他们村。
所以还是一开始就找好这样开明的先生好。